湖北独有美食笔架鱼肚和虾鲊 彰显千湖之省特色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美食,本地特色食材成就一段佳话。湖北境内大江大湖,水产丰富,鱼虾繁多,各地凭借特色食材创造出鸡茸笔架鱼肚、虾鲊等独具特色的美食,成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员。

鸡茸笔架鱼肚:贡品打造的筵席大菜

湖北作为千湖之省,淡水鱼产量丰富,由此诞生了许多鱼类菜肴,其中“鸡茸笔架鱼肚”可算是湖北独有的名贵筵席大菜。

有专家介绍,鸡茸笔架鱼肚这道菜,最难得的是它的原料——石首笔架鱼肚,“此物唯独石首有,走遍天下无二家”。

笔架鱼肚,指的是鱼鳔的干制品,产自石首境内长江中下游的九曲回肠地段,即从蚁子渊到塔市驿近100公里长的江段上。据说长江流域鱼在石首市长得特别肥美,有一米多长,重可达七八斤至二十多公斤,质细嫩,味道鲜美,鱼鳔肥大厚实,独特别致,外形很像石首长江边的笔架山,鳔内有红色的笔架山图案,笔架鱼肚因而得名。作为湖北省石首县的名特水产品,笔架鱼肚早在(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即作为贡品,进献宫廷。

专家介绍,鸡茸笔架鱼肚这道菜,鸡茸雪白如脂,滋味鲜美,鱼肚松软似锦,滋补性强,别有风味。制作此菜时先将鱼肚用油涨发好盛入钵内,放入温水浸泡15分钟,上面盖压住,以免鱼肚漂浮水面;回软后,置温水中加入适量食用碱,用手捏挤,洗出油腻,然后捞出换温水反复捏挤;至鱼肚呈白色,像海绵一样松软时取出,挤干水分,斜片成4.5厘米长,3.3厘米宽,0.33厘米厚的片,放入清水钵里漂着待用;母鸡脯肉剔去筋和皮,洗净制茸;将鸡茸盛入碗内,加精盐、味精少许、鸡蛋清、清水100毫升和湿淀粉一起搅拌均匀成糊状;香菇去蒂洗净,切成2.5厘米见方的块;鸡蛋磕入油锅内,摊成蛋皮,再切成细末;炒锅置旺火上,放入熟猪油烧热,下姜末煸出香昧后,加入鸡清汤,将鱼肚、香菇下锅翻匀,下入精盐、味精同烩;烩至鱼肚透味时勾玻璃芡,将鸡茸徐徐滑入锅内,边滑入边推动,待汤汁稠浓时,下熟猪油,起锅装盘,撒上葱花、胡椒粉、熟鸡蛋末即成。

虾鲊:闻着臭吃着香的风味小吃

在湖北黄陂、孝感等地,无论是在乡湾村居农家饭桌上,还是在城内餐馆宾馆星级酒店宴席上,都有一道闻起来臭得捂鼻欲去,吃起来却香味浓郁欲罢不能的小菜,它就是虾鲊。以河虾或湖虾为主料,拌以米粉及调料入坛腌制成虾鲊后,采用炕焖法制成,成品咸、鲜、辣、香俱全,风味独特。

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中国餐饮文化大师、中国食文化突出贡献专家谢定源介绍,鲊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储存鱼、虾、肉等食品的加工方法。汉刘熙撰《释名》:“鲊,菹也。以盐米酿鱼以为菹,熟而食之也。”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作鱼鲊法”,记载了用“糁”拌鱼及用倒扑坛贮藏的方法。另据民国十年出版的《湖北通志》记载:“鲊,酝也。以盐糁鲊酿而成,诸鱼皆可为之。”

荆楚民间制鲊之风一直盛行至今。这其中要数黄花涝村虾子鲊最为闻名,其制作技艺据资料记载,为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从江西筷子街随传人过籍传至黄陂,距今有600余年的历史。其制作技艺过程经过长期实践不断创新,具有一定科学理论依据和较高的文化含量,在黄陂有典型的代表性。该项技艺具有重要的保护传承价值。而以孝感古凤凰台的凤港而得名的“凤港虾鲊”,更是成为继孝感麻糖、孝感米酒之后,孝感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专家介绍,制虾鲊的季节以春、秋季为佳,因为天冷微生物发酵慢,风味物质形成不快,难以“成熟”;天气热又容易变质变味。虾一定要鲜活,否则容易变质。如果用鱼作鲊,以大鱼为好,以含蛋白质高、脂肪低的鱼为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