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都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说,“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常态”的概念。
2014年11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在当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北京峰会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详细阐述了“新常态”的三个特点:
习近平: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新常态”改变的是对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选择。因此,中国经济“新常态”孕育着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拥抱新经济体系的宏大发展机遇。
习近平:“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随后的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特别是在各地调研时多次提到“新常态”。2015年8月,他主持党外人士座谈会时指出,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
什么是正确的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
2015年11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题为《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亚洲美好家园》的演讲。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时,逐一解读了这五大发展理念。
习近平: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让创新贯穿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五大发展理念”,是“以大势为导向”的认识论,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方法论。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这些问题从根子上看,是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所致。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定位、依据、目标与施策重点。
习近平: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2017年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同开创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的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2016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过了攻坚之年,取得初步成效。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目标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推动经济发展出现更多积极变化,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线图”越来越清晰。
习近平:中国有句老话叫良药苦口。我们采用的是全面深化改革这剂良方。面向未来,中国将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创新引领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5年来,1500多项改革举措,推动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局面,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稳中向好态势不断巩固,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能不断积聚。中国将在新理念引领的发展之路上继续前进,一步步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一步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