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打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 减少农药使用量

11月8日上午,市农业局组织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荆州农科院等单位专家到沙市区岑河镇定向村,对在当地开展的农业部试验示范项目进行现场测产。经过实收测产,该项目区的再生稻预计亩产量可达304.8公斤,专家们高兴地说:“稻—再—肥、稻虾共生等模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省工省肥药,生产的稻米品质好,受到市场欢迎,这些绿色生产、助农增收的好模式、好经验要在全省推广。”

项目负责人、荆楚富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周大玉介绍,联合社开展的农业部农业技术试验示范与服务支持项目——中稻—再生稻—油菜(绿肥)周年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区有核心种植面积1000亩,按专家指导种植油菜代替绿肥,在改良土壤的同时可为农作物生长提供稳定持久的养分,减少了化肥使用量。他说:“以前一亩地要用复合肥40至50公斤,现在只需35到40公斤左右,可以减少肥料投入10—15%。在用药方面,多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减少打药次数,加上人工,可以节省成本20%左右。而且采取这种方式生产的稻米品质好,受到市场的欢迎,价格达到每公斤12元以上。”

这是全市污染防治攻坚“十大战役”的示范区。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是我市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以农业部门为核心,全市正整合相关力量全力推进。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以全力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实现绿色生态种养为目的,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出台工作方案,并全面开展督查活动,确保实现“今年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亩均农药化肥使用量下降10%以上,‘十三五’期间全市化肥农药年递减2%,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减量10%以上”目的。

工作开展近一年效果如何?市农技推广中心耕保专家周国胜说,全市农业部门积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作,通过修订完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规划、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入户调查、稳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行动等措施,以项目为支持,大力推广稻田综合种养,目前全市稻虾面积达到200万亩,相对一季中稻亩平减肥30%左右、减药25%左右;推广油(肥)—稻—再、增施有机肥等新模式、新技术,发展再生稻种植面积75万亩,减少化肥用量40%左右、减药22%左右;而农药使用量方面,中心植保专家吴涛介绍,通过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农药施用技术等措施,使广大农户掌握最佳防治时期,降低化学农药用量,促进科学安全用药。2017年全市农药折合纯量用量2700多吨,比去年减少2.35%,其中低毒、生物农药使用占到65%以上,减肥减药效果明显。

(作者:记者 周军 通讯员 姚治虎 张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