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关停转迁807个规模养殖场,会影响来年吃肉吗?

2017年,荆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推进畜牧业供给侧改革,紧紧围绕打造“三美畜牧”,即周边水土净美、养殖环境优美、畜产品安全味美,牢牢把握“两个确保”即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总目标,全市畜牧兽医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促环保:荆州1年关停转迁807个规模养殖场

2017年初以来,荆州源头管控,科学划定畜禽养殖“三区”。指导各地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环保部要求,配合环保部门依法划定或调整“三区”划定方案。全市共划定畜禽禁养区166个,禁养区面积3978.51平方公里。全市禁养区内共有807个规模养殖场(专业户)在年内全部进行了关停转迁。

落实补偿经费促退养,大多数地方结合实际对关停场(户)确定了补偿政策及标准,并积极落实补偿经费。据统计,各县市区共落实补偿经费4454.2411万元。

截至2017年11月8日,全市禁养区内畜禽规模养殖场189家全部关停转迁,规模以下养殖专业户关停转迁611家(完成任务的98.86%)。全市限养区、适养区内需要整改的2567家畜禽规模养殖场,完成整改2543家,完成率99.06%。

重治理:推广粪肥资源化利用模式

荆州强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对此,市畜牧部门深刻反思,积极探索,调整思路,按照种养平衡、农牧配套的原则,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围绕肥料化、能源化的目标,集成堆肥还田、水肥一体化、商品有机肥加工、沼气发电、生物天然气、栽培基质利用等技术,加快构建以地定畜、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发展机制。

因地制宜,推广粪肥资源化利用模式。从运行机制上初步形成了三种模式。自我消纳模式,养殖场自有或流转有种植土地消纳养殖场粪污;基地对接模式,自有土地不足的大型规模场,通过签订协议,实行与种植基地对接;集中收集处理模式,如江陵县整合沼气项目、对全县中小养殖场户粪污沼气打包处理、“三沼”农田综合利用,松滋市南海镇牛食坡村集中供气站,免费为松滋温氏养殖场上门收集粪污,集中处理,公安县前锋科技能源有限公司建成沼气提纯天然气生产基地。

从工艺流程分有四种模式。有机肥生产模式,全市现有大型有机肥厂9家,设计生产能力达91万吨,生产有机肥23.8万吨,收集畜禽粪污120.8万吨,覆盖畜禽养殖场467个;沼气发酵、室外发酵床模式,如温氏养户室外发酵床模式;污水深度处理模式,如湖北温氏、湖北正嘉、峪口禽业等大型规模化场建设大型污水处理站处理污水,达标排放;生物菌处理模式,如湖北三湖、监利天牧、荆州天蓬为代表的“水氓”、“蚯蚓”、“生物菌”处理粪尿的生物处理模式。

保供应:稳猪鸡、增牛羊、兴水禽

市畜牧局紧盯消费市场新需求,深入调整畜禽养殖品种结构。以增加牛羊肉等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按照“稳猪鸡、增牛羊、兴水禽”的思路,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和水禽产业。加强优质畜产品品牌培育,全市畜产品“三品一标”达到72个,虽将全市禁养区内畜禽规模养殖场189家全部关停转迁,仍然推动了主要畜禽产品生产稳定发展。

2017年1月-9月,全市生猪存栏330.56万头,同比减少11.28万头,减3.3%,出栏415万头,同比减少6.13万头,减1.46%;能繁母猪存栏30.25万头,同比减少1.47万头,减4.63%。家禽存笼6528.82万只,同比减少489.1万只,减6.97%,肉禽出笼6257.29万只,同比减少667.4万只,减9.64%。牛存栏10.83万头,同比减少0.74万只,减6.4%,出栏5.03万头,同比减少0.09万只,减1.76%;羊存栏20.03万只,同比减少2.28万只,减10.22%,出栏14.62万只,同比减少0.14万只,减0.95%。全市一至三季度肉类产量422681.11吨,同比减少17834.89吨,减4.05%;禽蛋产量219550.67吨,同比减少14700.93吨,减6.28%。

荆州全力保障供应,2017年里,做好荆州市禾和农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投资建厂,格力特、双胞胎饲料公司、正邦集团、新希望六和股份、中珠集团、中博农1万头奶牛场项目等招商引资工作。格力特投资2亿元建设生物饲料项目已签约;新希望六和股份与省长江基金签约投资30亿元建设生态养殖产业示范项目,已在石首初步选址两处共1500亩;中珠集团投资18亿元建设肉食品加工综合体项目已与市政府签约。

(作者:记者 王子瑶 通讯员 徐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