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了解到,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法院利用网络查控系统冻结“老赖”存款1800多亿元, 全国累计公开失信被执行人信息959万余人次。
为解决执行中查人找物难、当事人规避执行、抗拒执行难等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依据信息化手段,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执行网络查控体系和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系统。
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国法院利用网络查控系统共查询案件3440万件、冻结存款1800多亿元,查询到车辆3100多万辆、证券522亿余股、互联网银行存款超32亿元。全国累计公开失信被执行人信息959万余人次,限制高消费78万例,限制购买飞机票936万人次、高铁动车票367万人次。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指挥调度室主任万会峰:与公安部、工商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以及商业银行进行联网,可以查询到14类18项主要财产,可以说对全国主要财产形式实现了一网打尽。建立了全国法院四级的统一办案平台,上级法院可以实时监测到下级法院的办案情况,对于存在的一些消极执行等问题,我们可以直接进行督办,一竿子插到底。
另外,针对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的被执行人,法院还建立了悬赏公告、财产申报、审计等制度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指挥调度室主任万会峰:建立了一个悬赏公告制度,社会成员可以向法院提供他的财产线索,我们根据财产线索进行核查,发现有财产以后我们就会执行他财产,并且我们对于举报的人也有一定的奖励。如果确实他构成了一个规避执行,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的行为的话,依法进行处罚。对于生活困难的当事人,我们也采用了司法救助、社会救助等形式对他进行救助,确保他正常的生活。
接下来,最高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完善执行查控系统,将金融理财产品、互联网金融等更多的财产形式纳入查控范围,同时将开展常态化巡查、督查机制,确保最高法院的各项决策部署真正落地。
春节前夕,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全国法院以涉及人民群众生存生活的追索劳动报酬,包括农民工工资、赡养费、扶养费、医疗损害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案件为重点,充分运用网络查控措施,着力解决一批涉民生执行案件。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