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人,你要知道的荆州春节习俗

在我们荆州民谚说:“叫花子也有三天年”。除夕到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喜笑颜开,参加迎春纳福大年拜贺。如“开门礼俗”就有开门炮、出行、拜年、拜年酒、贴春联、贴年画等。

“玩春景”的活动就包括玩龙灯、舞狮子、采莲船。荆州民间在元宵节张灯观灯,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汉代就有了灯事活动,隋、唐、五代到汉代,出现了各种制作精巧、独具匠心的花灯,其中镂刻金箔的“鱼形灯”最引人注目。还有鱼虾灯、莲花灯等,可能荆州自古是鱼米之乡的缘故。

农历腊月二十四,小年,又称为“小过年”、“小除夕”,荆州民谚说:“腊月二十四,家家小团圆”。这一天,“吃坏吃好,一人不少;有吃无吃,团圆一席”,一家人必须在一起吃团圆饭。

最讲究过年年俗的要数农村,以大年三十、正月初一、正月初二为最。

年前,要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张蜘蛛网也不留,这叫“打弹尘”,“打弹尘”后接着就贴春联及门神;男女老少除夕夜前要洗个热水澡,洗掉一年的浊气,初一换上新衣新鞋,要理发也要年前趁早,因为一些地方习俗是正月里整整一个月都不能剪头发。

大年三十年饭之后到大年初三,垃圾都不能扫出去,一般是把垃圾扫成一堆,堆在堂屋正门靠右边的角落,这叫“聚财气”,垃圾越多越好。

年夜饭也叫团年饭,一般是等一家人聚齐了在中午或下午吃,桌上少不了鱼(年年有余),花糕(节节高)等。以前还要凑齐“四盘四碗”(四季顺)。年夜饭菜上起之前,先要祭祖,盛了饭菜,斟了酒杯,象征性地让先人来享用。将最好吃的菜放在灶头处,烧香、烧纸给已过世的长辈,也叫祭灶神,然后再放鞭炮,吃团年饭。祭祖的酒浇在堂屋,饭菜让孩子们吃下,据说可以得到先人在天之灵的保佑。

年夜饭之后,就开始守岁,守岁,要扯起屋内所有的灯,不能熄灭,这时更不能节约,要的就是通亮通亮。

大年三十晚转钟后要放鞭炮,一般都是抢第一响,于是千里同响,或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这叫“开财门”,“震财神”,鞭炮声越大越好。一次点燃,且中途不断最好。否则就会觉得来年不吉利。鞭炮放完后就要关大门,这叫“紧财门”,紧了财门之后谁来了都不能开门,以免“财气”跑了。

拜“跑年”

从大年三十开始,全家族所有亲戚成员就要聚集在一起过年,直到所有的家庭轮遍为止。“大部队”挤得满满的,小孩嘻笑声、打牌叫喊声、厨房炒菜声、电视音响声,热闹不已。第二天,“大部队”就全部转移到其他亲戚家,继续闹年。其他亲朋故交,春节期间一直到元宵节,就是您请我,我请你,吃“春饭”的时节。

大年初一 开门茶

北方有“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初四烙饼卷鸡蛋”之说。荆州、沙市一带,第一餐吃鸡蛋,叫“石滚蛋”,吃了“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三个煮得很嫩、透过蛋白能看到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镀银”,“得金得银”。天门一带,要吃几个“汤圆”,意即新的一年都能得“宝”石滚蛋”不能白吃,晚辈端给长辈的可是要“茶钱”的,懂行的就把茶钱压在杯盏底下。丈母娘给新女婿的“年茶”,是可以白吃的,而且你不吃或不吃完,丈母娘还不高兴。

小孩子给长辈跪地拜年,说吉利话,现在说的最“遛巴”的是“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向长辈讨口彩。

也有地方初一兴喝白开水就点心过早,这里的年俗是初一早上不开灶。

还有的地方大年初一早餐必须是汤圆。不能吃面条,如果吃了,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做事情会不顺利。

初二的早餐必须是面条,不能吃别的主食。如果被长辈发现没有吃面条,那就是犯上。

初一不能出远门,只能相互串门送恭贺,叫做“拜跑年”。初二,才可以送媳妇回娘家。

有地方也把北方“规矩”带到南方,主妇要在大年三十夜里包一种饺子,给家人初一早晨吃。饺子里放了硬币、糖、板栗、红枣、花生等东西,吃到硬币的新年里有财运,吃到糖的甜甜蜜蜜,吃到板栗的有力气干活,吃到枣寓意要起早劳动,花生在山东叫“长果”,因此吃到花生的寓意长寿

大年初五 炸跳蚤

大年初五,家家户户放鞭炮,家里做了楼房的,要提着鞭炮,从楼上噼啪噼啪一直放到楼下。放鞭炮的同时,还要在院子里堆起一堆青柏树枝,用燃放的鞭炮将其点燃,能发出阵阵清脆的响声。可以把家里所有的跳蚤都烧光,传说这样的年俗在荆州已延续了数千年。老人们说,以前的卫生状况差,跳蚤多,其实现在哪里还有跳蚤啊,可这是一种民俗,一代代传下来了,不能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