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两会开幕在即,虽然今年有换届、修宪、机构改革等重大议题,但是众多的民生话题仍将是两会热点。
两会前夕,中国新闻网在社交平台上征集网民关心的两会问题时,住房、养老、幼儿入托、家庭医生等话题占到半数。
网友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犀利问题。小新初步总结了比较典型的一些:
1、什么时候不靠爸妈救济就能买上房?
2、去年幼儿园有那么多不好的新闻,孩子入园、入托太难了,能解决吗?
3、新闻说,中国超5亿人有家庭医生,我怎么没有?
4、父母老了,又不想送他们去养老院,怎么破?
5、还有多少人没脱贫,怎样才能真的帮到他们?
6、酷骑单车能不能退还押金?
7、买了电动汽车,可还是不敢开太远了!充电桩问题到底啥时能解决?
8、经常收到精准推销广告,感觉自己的信息在“裸奔”,怎么办?
9、啥时候把个税标准再提高些?
10、能不能全部火车都禁烟,不要设吸烟点
11、虐待动物什么时候入刑?
12、能不能给安徽通暖气?
13、辅警改革啥时候能落实下来,工资待遇各方面!
14、就问广场舞扰民问题何时能解决?
15、政治考试的重点,这次两会能有多少个?
……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张连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民生问题交叉体现在各个领域,民众的要求也呈现从“要有”到“要好”的转变。
2017年,中国民生成绩单有不少亮眼数字:城乡新增就业1300多万人,社会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又有1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340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数提前完成600万套目标任务。
民众获得感虽提升,但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仍有不少“操心事、烦心事”。
张连起说,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由单一走向全面。因此,民生也不再是单一领域的概念,而是一个综合性、多项度的载体。
梳理重点民生话题,不难发现,一些“常驻热点”出现新变化,另有新民生六问出现。
——脱贫新攻坚
过去5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多中国人,一个都不能少!”
如今,距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不足三年。应当看到,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必须以持之以恒的“绣花”功夫抓落实,找准“穷根”,扶真贫、真扶贫,要让脱贫成效获得民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居住新探索
2017年,中国各地楼市政策共发布370余次、调控新增60城,在长效机制和短期调控的双重作用下,热点城市楼市明显降温,房价逐步回归理性。在“房住不炒”定位下,“租赁”成为2018年住房政策关键词,但房源偏少、市场不规范、租购不同权等问题亟待解决。
——环保新征程
2017年是中国“大气十条”收官之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8%,“蓝天”攻坚战收效明显。到2017年,首轮中央环保督察实现31省份全覆盖,督察组掀起的“环保风暴”共问责超过1.8万人。然而,大到中央对祁连山生态问题通报,小到多地曝出环保数据造假,实现“美丽中国”愿景任重道远。
——医疗新问题
此前,“中国超过5亿人有家庭医生,我的在哪里”的疑问引发热议。家庭医生的争议,出现在中国医改推荐分级诊疗制度的大背景下,归根结底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老症结。
小到网上预约挂号,大到取消药品加成、医保异地结算,中国医改的每一步,都将利益藩篱层层破除。旧问与新题,争议与释疑,今年两会,医疗话题期待寻求改革最大公约数。
——育儿新烦恼
2017年,中国一孩出生人数724万人,二孩数量达883万人,有关“幼儿园”的话题也屡屡成为舆论焦点,“幼有所育”成中国家庭新烦恼。2017年,中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9.6%,比2012年提高15个百分点,但“全面二孩”政策之下幼托资源愈显紧张。如何为所有儿童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提供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及家庭教育,“幼有所育”还有“硬骨头”要啃。
——网络新挑战
2017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但是,网络提速降费、移动网络覆盖、个人信息安全等问题也应运而生。
努力让民众过上更好生活,民生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中共十九大后召开的首次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如何围绕这些民众关心的新问题提建议、献计策、促改进,让民众的关切和愿望能逐步实现,拥有更多高质量获得感,值得期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