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从政协联组会到内蒙古、广东、山东代表团,习近平已经到过四个团组。“功成不必在我”意在打基础、谋长远;坚决防止不良风气反弹回潮;扶贫既要下决心又不能把胃口吊得太高……五天四次重要讲话,习近平给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不少新要求。
1.树立正确政绩观
“既要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3月8日,习近平在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再提政绩观,给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要求。
他说,“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用一句话简单概括,就是“既要做显绩,也要做潜绩”。
眼下,不少领导干部虽然干劲很足,但“新官不理旧账”、政策“翻烧饼”、上马“面子工程”等现象依然存在。说到底,还是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正是从这一角度,习近平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干事创业的高标准: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经过历史沉淀后真正的评价。
3月8日,习近平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新华社盛佳鹏 摄
2.思维方式别停留在老套路上
3月5日,习近平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的一句话令人警醒:“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习近平看来,这是一个必须跨越的关口。
转变思维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已经多次提及。
在内蒙古团,他强调,不能只盯着羊、煤、土、气,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在广东团,他叮嘱,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果断淘汰那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和企业;在山东团,他指出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求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怎样才能告别“老套路”?习近平也支了招: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3.坚决防止不良风气反弹回潮
干事创业,没有一身本事不行,没有好作风更不行。3月7日,习近平在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给党员干部提了个醒:“坚决防止不良风气反弹回潮”。
十八大以来,全党上下纠正“四风”取得重大成效,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有些还换了身“马甲”,有了新形式、新表现。
去年12月,习近平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他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改。
这次在全国两会上,习近平再提“作风”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各级领导干部做起,从一件件小事抓起。要不断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
3月7日,习近平到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摄影:燕雁
4.乡村振兴不搞一刀切,杜绝“形象工程”
乡村振兴怎么干?3月8日,习近平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重点围绕这个问题提出了新要求,做出了新部署。
习近平提出,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要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分类推进,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不搞层层加码,杜绝“形象工程”。
具体怎么做?习近平要求从五个方面着手:
一是产业振兴,要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推动乡村生活富裕;
二是人才振兴,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三是文化振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四是生态振兴,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五是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5. 扶贫既要下决心又不能把胃口吊得太高
3月5日,习近平在内蒙古代表团谈及扶贫工作时提出,扶贫工作“既要下决心消除绝对贫困,又不能把胃口吊得太高,使大家期望值太高,力不从心。小马拉大车,你拉不动,拉不动的结果是好心没办成好事”。
对于打好脱贫攻坚战,习近平做了细致的部署:一个“关键”——攻克贫困人口集中的乡(苏木)村(嘎查);一个“重点”——解决好产业发展、务工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医疗保障等问题。
针对“因病致贫”,他要求“完善大病兜底保障机制”;形成扶贫长效机制,他要求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对于群众反感的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现象,他要求认真加以解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