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斤卖"到"按只卖" 荆州渔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清清洪湖水、甜美洪湖蟹。随着“洪湖清水”大闸蟹“爬”上全国各地的餐桌,荆州水产品牌效应也不断显现——几年前还只是20元一公斤的螃蟹,如今身价翻了数倍,“洪湖清水”大闸蟹更是售出了平均每只60元的高价。从“论斤卖”到“按只卖”、从网袋装到精品盒装,大闸蟹的变化不仅给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标志着荆州渔业品牌建设之路的蜕变。

近年来,我市坚持将渔业品牌建设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举措,高位推进渔业品牌建设,倒逼渔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三年来,全市7个渔业品牌获中国农产品交易会组委会金奖,5个产品获得地理标志称号,2家水产企业入选“2017最具影响力水产品企业品牌”。

荆州之所以能将江汉平原的水资源优势变成农业的“经济入口”,关键之处还在于品牌的持续培育和营销。2013年,市政府建立渔业品牌建设考核体系和责任机制,形成部门联合推动渔业品牌建设的良好局面;2016年,市政府提出“创建精品名牌、推介精品名牌、维护精品名牌”的品牌建设思路,将水产品牌建设纳入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目标考核,进一步凸显渔业品牌建设工作地位。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渔业品牌建设经费保障,鼓励、扶持企业创建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识产品、省级著名商标等品牌,每年安排100余万元用于渔业品牌建设。

根据荆州水产总量大、品牌多的特点,荆州市提出了“做实品质、提高品位、唱响品牌”的品牌建设思路,明确了“一会+N节”的品牌实现路径,强化了“一个公用品牌、一个协会、一个标准、一个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一个龙头企业”的公用品牌建设措施;采取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品牌运营策略,不断提升品牌建设意识,在全市上下形成共建、共抓品牌建设的良好氛围。

“好水出好鱼”,荆州市积极创造良好水域生态环境,以拆除围栏围网养殖为重点,全面规范渔业生产行为。目前,拆除了围栏围网18.31万亩、取缔了珍珠养殖2.28万亩、规范了投肥(粪)养殖10.8万亩。同时,坚持强力推进标准化健康养殖,制订并实施了29个养殖技术标准,创建了省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场139个;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的工作理念,切实加大投入品监管,严厉打击违禁添加药物行为;全面推行了“三项记录”,切实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多年多层抽检合格率都在98%以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