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薛祥兼任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书记

3月21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领导干部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宣布中央决定:丁薛祥同志兼任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书记;孟祥锋同志任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正部长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书记丁薛祥主持会议并讲话。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肖捷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孟祥锋、原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李智勇在会上发言,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周祖翼和干部三局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原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原中央国家机关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和副局级以上干部110人参加。

陈希同志强调,组建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举措。关于新组建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有关领导同志职务调整,是党中央从加强省部级领导班子建设全局出发,经过全盘考虑、审慎研究作出的决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和工委领导班子建设的高度重视。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联系党政领导机关,在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肩负特殊使命。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指导督促中央和国家机关各单位党组(党委),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切实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丁薛祥同志在讲话中表示,完全拥护、坚决服从党中央关于组建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的决定和工委领导班子成员的任命。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与工委领导班子成员一道,忠实履行好党中央赋予的职责和使命,推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当前,要深刻认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团结一心,扎实工作,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交出满意答卷。要加强组织领导,抓紧完成转隶交接,精心研究制定“三定”方案,积极推进机构融合、队伍融合、工作融合、感情融合,确保机构改革有序推进、按期完成。要统筹兼顾、精心谋划,特别是抓好这次机构改革所涉及部门的机关党建工作,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确保机构改革和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两不误。要严明纪律规矩,确保机构改革风清气正,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

丁薛祥简历

丁薛祥,男,汉族,1962年9月生,江苏南通人,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理学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兼国家主席办公室主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

1978-1982年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机械工程系锻压工艺及设备专业学习

1982-1984年上海材料研究所九室科研人员

1984-1988年上海材料研究所办公室副主任、团委书记

1988-1992年上海材料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宣传部主任

1992-1994年上海材料研究所九室主任(其间:1993.09-1993.12上海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1994-1996年上海材料研究所副所长

(1989-1994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6-1999年上海材料研究所党委副书记、所长

1999-2001年上海市科委副主任(正局级)

2001-2004年上海市闸北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区长

2004-2006年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党组书记,市编办主任,市委党校副校长、校委会副主任,市行政学院副院长

2006-2007年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市级机关工作党委书记

2007-2012年上海市委常委、秘书长

2012-2013年上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2013-2015年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兼国家主席办公室主任

2015-2017年中央办公厅主持常务工作的副主任(正部长级)兼国家主席办公室主任

2017-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兼国家主席办公室主任,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书记

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