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共治绘画卷 美丽荆江展新颜

云上荆州报道:水是生命之源,是城市的灵气所在,也是荆州最大的绿色优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荆州大力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努力建设美丽荆江。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这首婉转动听的红色经典,让洪湖享誉大江南北,成为几代中国人的梦里水乡。然而,前些年,歌声里的“浪打浪”,却变成了现实里的网连网、竿连竿;由于大面积的围网养殖,导致洪湖水质降到Ⅳ类(四类)、Ⅴ类(五类),甚至劣Ⅴ类(劣五类)。长江大保护,洪湖换新颜。一场还湖战役,在这62万亩水面,全面打响。拔竿,拆围,净湖,上岸。时隔两年,洪湖再现波光粼粼,湖鸟纷飞。据中科院武汉地球物理研究所去年上半年的监测数据,洪湖水质为总体Ⅲ类(三类),局部地区Ⅱ类(二类)。拆围后,洪湖水质已呈总体向好趋势。多年没有见到的野大豆和粗梗水蕨。

和洪湖一样,长湖也完成了拆围,并实施了更为严格的保护措施。从今年1月1日起,长湖鲌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始实施禁捕,到今年年底,禁捕工作将全面完成,此后,保护区范围内将禁止一切捕捞行为。除了拆围,荆州还在全省率先开展湖泊保护“一湖一法”,并全面建立了市、县、乡三级河湖库长制,3550名河湖库长已上岗履职,实现了5公里以上河流、184个湖泊、114座水库“河湖库长制”的全覆盖。

为呵护一江清水,荆州主动作为,担当保护重任,开展了十大攻坚行动,在水葫芦、水花生歼灭战中,荆州投入劳力42万多人次、落实资金2亿多元,河湖库渠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在消灭城区黑臭水体行动中,荆州在古城实施了护城河及古城内湖泊疏浚清淤工程,在江津湖安装生态浮岛治污,实施江河湖连通工程,通过对总干渠、西干渠的270座涵闸和“引江济汉”工程的科学调度,加大向长湖、护城河、西干渠、总干渠的生态补水频次。

保护水环境,源头治理是关键,为保护长江水质,荆州开展了严厉打击非法排污、非法码头、非法采砂行动,完成了全市长江排污口核查,封闭达不到要求的入江排污口,不准污水再排入长江。截至今年4月20日,全市纳入整治范围的364处码头已经拆除317处,拆除的码头已有193处完成复绿工作。经过铁腕整治,长江荆州段基本消灭非法采砂。

过去的荆州,饱受水患之苦,人水斗争不断,如今的荆州,江河湖库安澜,人水和谐共生。“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已成为历史的注脚,“万里长江、美在荆江”正展开绚丽的画卷。

(记者:张新 编辑:杨怡)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