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生态牌走发展路 石首市这项工作位列全国首位!

记者从7月4日召开的石首市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湿地类型示范区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获悉,自2015年以来,石首市滩岸整治全面加速、水体恢复稳步推进、造林绿化成效显著、生态保护纵深发展,在国家发改委2017年组织的中期评估中,石首市位列全国第一,向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湿地类型示范区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据悉,近年石首市持续开展非法侵占水域岸线专项治理,关闭沿江砂石码头39处,拆除沿江违章建筑44处,恢复岸线9000多米,复绿3200亩,植树10万多株,昔日满目疮痍的长江岸线已逐步恢复生机,生态长江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在“清河保洁”行动中,湖泊面源污染得到严格控制,全市新增湖泊面积2800亩,并坚决拆除了笔架湾和杨波坦故道水域围网、网箱,把生态湿地还给美丽长江。

在全省率先开展石首全域范围内湖泊退出承包经营权工作,全市44个湖泊全面实行人放天养、清水养殖,湖泊水质明显好转。完成3条江河、44个湖泊、18座水库及14278条渠道的水葫芦、水花生清理工作,确保了湖泊沟渠长治久净。山底湖、蔡家潭、廖家渊黑臭水体得到治理,三个环湖公园预计7月底可全面完成建设并向市民开放;至目前石首市完成造林9.6万亩。在黄莲湖建成500亩纵深景观林带,营造了水体、土壤、植物相结合的自然生态护岸效果。以“五边”造林绿化为重点,建设绿色示范乡村20个,并大力开展了洲滩和宜林荒地造林;在天鹅洲建立野生动物救护、驯养站,实施天鹅洲长江故道湿地群植被恢复工程,完成湿地生态修复5000亩,改善了麋鹿和豚类栖息环境。腾退8000亩土地扩大了麋鹿保护区缓冲区。同时初步确定了白鳍豚保护区待征地面积8000亩,目前正开展确权登记、补偿评估等前期工作。

会上,就如何深入推进示范区建设,石首市市长石必成强调,要科学谋划,通过五大工作任务的狠抓落实,努力形成推进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湿地类型示范区建设的强大合力,在推动石首绿色生态发展上再迈出新的步伐,确保在2020年顺利通过评估验收。

一要加快长江生态修复。要统筹山水林田湖等各类生态资源,尽快编制完成百里长江生态画廊项目规划,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进一步完善长江防护林体系,加快沿江、沿路、沿湖绿色屏障建设,全面修复长江生态。二要加快全域乡村振兴。全面加强乡村湖泊、堰塘、渠道等小微湿地建设与保护,严禁填塘造地、围湖造田等行为,提高乡村生态宜居水平,通过保护小微湿地助推乡村生态振兴。同时加大湿地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天鹅洲、三菱湖、山底湖、黄莲湖、秦克湖、白莲湖为依托,打造湿地特色景观,发展湿地特色旅游,助推乡村经济振兴。三要加快湿地公园建设。要利用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湿地类型示范区试点建设契机,积极争取国家、省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资金。结合全域旅游规划完善三菱湖国家湿地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引进社会资本开展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四要加快长江故道国家公园建设。合理利用麋鹿和江豚保护区的特殊资源,科学编制长江故道湿地群国家公园规划,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五要加快环湖林带建设。要采用“政府建生态”模式,加快土地流转进程,在三菱湖、秦克湖、白莲湖建设第一期环湖纵深林,推进山底湖、黄莲湖第二期环湖林带建设,积极助推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湿地类型示范区建设。

石首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良,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室主任俞亮,副市长赵文魁出席会议并提出相关建议。

会议还听取了石首市林业局负责人2018年绿满石首行动和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进展情况、2019年绿满石首行动工作思路,并原则同意此工作思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