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汇率保房价,弃汇率保外储,弃汇率保出口……人民币快速贬值之际,市场传言四起。这一次,央行真的会放弃人民币吗?
人民币近期急速贬值,主要原因在于,外有美元持续加息,内有中国货币政策出现放松预期,内外打压之下贬值压力集中快速释放。
本轮人民币贬值的最大特点是快速急跌,但如果论市场的恐慌程度,其实还远不如2016年那一轮。当时中国的外汇储备跌破了3万亿美元大关,人民币汇率跌至6.95元,当时市场上几乎一边倒的声音认为,在外汇储备快速消耗的背景下,央行已经没有牌可打,人民币破7只是时间问题。结果就在市场极度悲观,距离7元大关一步之遥时,人民币汇率开始神奇逆转,生生守住了7元大关,并在2017年对美元大幅升值6%,还在今年一季度创出两年新高。
应该说,在应对上次的人民币贬值战场上,央行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斗争经验,面对这一次新一轮贬值,央行基本上处于观望状态,还没有正式出招,很多市场人士也由此认为,央行这一次可能真的要放弃人民币汇率了。
但显然并非如此。7月3日,人民币汇率跌破6.7元大关之后,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当天上午表示,“我国国际收支和跨境资金流动基本平衡,外汇储备充足,近些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政策工具,我们有基础、有能力、有信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人民币由此开始快速反弹。当天下午,央行行长易纲也发表讲话,表示“将继续实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运用已有经验和充足的政策工具,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的调节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继续强势反弹,当天最大反弹幅度达到800个基点。
央行两位行长的讲话可以理解为对外汇市场的口头干预,也是对人民币空头的一次隐晦警告。副行长潘功胜的言外之意在于,如果央行认为有必要,不排除动用政策工具干预的可能性,而行长易纲则意在打消外界对于央行货币放水的疑问。在上一轮人民币贬值潮中,央行在7元附近实现大逆转,很多人民币空头损失惨重,迄今也不过一年多时间,对此应该还记忆深刻,在有了上次的惨痛教训之后,人民币空头应该也不敢过于冲动,以免再次重蹈覆辙。
在口头干预之后,如果情况需要,央行的弹药库里还是有很多武器可以随时启用。从上次央行应对贬值的举措来看,除了加强资本管制之外,效果最明显的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影响人民币离岸市场来带动在岸汇率。2017年人民币曾经出现过两次阶段性暴涨,一次是年初,一次是端午节之后,两次暴涨都在短期之内让人民币空头措手不及。当时两次人民币暴涨的起因都是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出现流动性紧张,进而引发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暴涨,而离岸人民币的大涨很快传导至在岸市场。相对而言,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规模较小,从调控的角度来看更容易操控,以离岸市场带动整个人民币汇率,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另外一个技术手段是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引入了逆周期因子,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民币过度恐慌性贬值。去年5月份以来,外汇管理中心要求在人民币中间价模式中加入逆周期因子,这使得监管部门对于汇率中间价具有了更大的主动权,而不是完全听任市场决定。逆周期因子启用之后,人民币汇率开始明显企稳。随着人民币汇率在2017年大幅反弹,贬值恐慌预期消除,今年年初,逆周期因子已经暂停使用。如果这一轮人民币继续大幅贬值,这一工具还可以随时启用。
对于央行而言,对于人民币贬值的掌控能力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关键在于央行对于人民币贬值的心理底线到底在何处,或者说,在人民币贬值到何处时,央行才会认为有必要干预。在当前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有观点认为,如果让人民币适度贬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美国贸易战的影响,因此,央行有可能会提高人民币贬值的容忍度,甚至会鼓励人民币贬值。因此,这也是当前人民币被看空的一大理由。
不过,人民币贬值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在刺激中国产品出口的同时,也会大大增加进口的成本,同时在我国企业美元负债越来越多的背景下,也会增加中国企业的负债成本。另外,如果中国央行允许甚至鼓励人民币贬值,在当前敏感时期相当于授人以柄,虽然美国过去屡屡指责中国操纵汇率,但从来没有将中国正式列为汇率操纵国,如果在当前中美贸易大战的背景下鼓励人民币贬值,面对作风强悍的特朗普总统,反有可能遭遇更大的报复,只会使得贸易战的局面更加复杂化。
在人民币再度贬值之际,对于普通人而言,要不要换美元又成了一个永恒的难题。2016年那次人民币贬值,人民币汇率一度接近7元大关,市场恐慌情绪达到顶点,当时很多人认为人民币破7确定无疑,纷纷购入美元,结果随后的一年间人民币对美元大涨6%,当时在高点购入的迄今也没有解套。
如果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持有人民币的年化收益大概在5%左右,如果考虑到换购美元的成本,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幅度至少在6%以上,换购美元才不至于亏钱。从人民币历史走势来看,2015年和2016年是人民币近年来贬值幅度最大的两年,这两年的贬值幅度均不超过7%。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