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视丨荆州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历史的足音1984

云上荆州报道:《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历史的足音 》,今天我们一起回顾1984年发生了哪些大事。

1984年,中央1号文件继续聚焦农村,提出延长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要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

这一年,首都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北京大学生第一次亮出“小平您好”的条幅,表达对党中央的领导、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衷心拥护。

这一年,许海峰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上,实现了中国在奥运史上“零”的突破。

这一年,改革开放稳步推进。

1984年1月24日至2月10日,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和正在建设中的厦门经济特区。

在深圳的题词是:“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在珠海的题词是:“珠海经济特区好。”在厦门的题词是:“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1984年1月,江陵县荆州城西门外张家山西汉早期墓葬出土珍贵竹简1000多枚,包括汉律、《秦献书》、《脉书》、《引书》、《算数书》等9种。

史学界称它为1984年我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尤其是《算数书》与历来公认最早的《九章算术》相似,而比其年代更早。

1984年2月,荆州地区开展了政社分设、设区建乡工作,将公社、管理区、大队、生产队分别改为区、乡、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设区建乡”改变了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政社合一的实体,更加适应农村改革后的新形势。

1984年4月16日-25日,国家体改委在常州市召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座谈会。会议认为,沙市、常州、重庆等市的实践表明,搞好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对于推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984年4月,沙市白云路桥动工兴建,1985年7月,全部建成。

1984年5月4日,沙市选定广玉兰为沙市市树,月季花为沙市市花。

1984年7月,歌唱家李谷一到荆州,和荆州文艺工作者在沙市影剧院同台演出,演唱了电影《小花》的插曲《绒花》等歌曲。

1984年9月4日,沙市机床一厂生产的摇臂钻床获1984年度国家金质奖。市热水瓶厂生产的“荆江”牌5磅铁壳保温瓶、市第一针织厂生产的“丹凤”牌21支汗布短袖印花添领衫、毛巾总厂生产的“落凤”牌割绒印花沙发巾获1984年度国家银质奖。

1984年10月1日,沙市全市国营企业实行利改税。

1984年10月6日,沙市纺织系统第一批劳务输出的50名职工前往伊拉克。

1984年11月10日,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落成典礼在洪湖新堤镇隆重举行。

1984年11月28日,祖籍湖北江陵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云南省京剧院院长关肃霜率云南京剧剧院一团回故乡演出。

1984年12月22日,反映沙市两个文明建设成就的新闻彩色纪录片《文明之城》,经文化部电影局审查通过后在国内发行。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历史的足音 》

荆州广播电视台 新闻频道

每晚19.30分《荆州新闻联播》播出

敬请关注

(作者:张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