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过4年才会换,80后是3年半,90后为19个月,95后更是仅仅7个月就选择辞职。”
——全球职场人士社交平台领英发布的“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报告称,不同年代的人平均在职时间呈现出代际递减的趋势。
关于辞职这件事,我们和几个辞职的年轻人聊了聊。
小D今年6月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书店做专员。但是不到一个星期就闪辞了,这让他的朋友们没有想到。
“工作无趣,每天坐着没事做,有一种退休养老的感觉,而且收入低到在青岛过不下去。”对于下一份工作,他想先回家乡再做打算。
薪资问题也是许娜辞职的原因。今年7月初来到北京找工作的她无疑是幸运的,在同龄人还在海投简历忙着四处面试的时候,她却在面试的第一天就定下了一家保险公司的工作。
但仅仅四天之后,她就和几个一起入职的朋友辞职了。原因是“工作太累而且收入太低,不够养活自己”。谈到未来的工作,许娜很乐观,她觉得北京那么大,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有人说,辞职一般是两种原因,要么钱没给够,要么人受委屈了。从网友的反馈来看,也有人是既受了委屈,钱还没给够,也难怪年轻人会选择辞职。
有人觉得,是现在的年轻人不能吃苦了,但是被人怼了回去“不是不能吃苦,但关键是没钱还让人吃苦?”
“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嘛,总不能既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最后还说是年轻人吃不了苦。”这种观点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当然也有一部分年轻人频繁辞职是因为对自身优势和兴趣了解不足,对行业也缺乏认识。结果就是一窝蜂涌向某几个行业。
这在数据中也有体现:80后毕业时最热门的行业为互联网和工业自动化,集中吸纳的毕业生还不足1/5。而对于95后来说,最热门的行业是互联网和金融,这两大行业吸纳了超过1/3的95后毕业生。
换句话说,第一份工作的行业选择呈现出显著的集中化的趋势。因此,大家要擦亮眼睛,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避免盲目择业。
乐国磊是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年的本科毕业生。他告诉记者,自己毕业之前就辞职过一次。“负责人说可以通过实习转正,但是要求干满六个月,感觉不靠谱就辞职了。”
他辞职的原因是因为前面还有秋招可以选择,不想放弃这个机会。回到学校后参加了计算机培训,现在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一名程序员,成功地实现跨专业就业。
像乐国磊一样跨专业就业的年轻人不是少数。领英数据显示,第一份工作的专业对口比例呈现出随代际递减的趋势,70后当年的专业对口比例超过40%,而超过7成的95后毕业生第一份工作与所学专业无关。
对于专业不对口的趋势,领英中国人力资源负责人张竞义认为:“就业市场开始更加需要复合型人才,企业也往往更看重人才的‘软性技能’而并非专业技能。这让毕业生在就业时选择空间也更大。另外90/95后也有着更多可能性,乐于尝试新鲜事物而不被专业所限。”
除此之外,这样的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学校教育与就业市场之间的落差。由于缺乏对于行业、职业和具体企业的实际了解,学生对于第一份工作往往期待过高,入职后对于工作内容和工作节奏都无法适应,从而出现失落和迷茫的情绪。
之所以可以随时辞职,归根结底是年轻人没有那么多负担,他们有更多的的选择。
就像前一段时间很火的话。“不要骂年轻人,他们随时会辞职的,但是可以骂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孩子的。”
但其实哪个中年人曾经不是意气风发想走就走的年轻人呢……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做好职业规划,找到愿意长期做下去的工作最重要。
对于就业,张竞义建议,“职业发展并非直线,职业生涯的成功也没有一条统一适用的路径。无论第一份工作如何起步,最重要的是在职场初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心态,并能保持学习,拓展全球化的视野和行业知识、积累技能和人脉资源。这些职场软实力都是日后职业生涯更好更快发展的坚实基础。”
关于年轻人频繁辞职这件事,
你怎么看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