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公布了四川安岳石窟一尊建于宋代的佛教造像遭到了“毁灭”式的修复对比图。
修复前是这样的↓↓↓
修复后变成了↓↓↓
事情发生第二天,四川摩崖造像部分修复图又在网上公布,从而引发网友议论。
官方:1995年当地确存对峰门寺进行培修行为,已被制止
随后,安岳县官方微博通报了摩崖造像被重绘的相关情况,称1995年当地确存在群众自发捐资,对峰门寺进行培修行为,但已被制止。
据悉,峰门寺位于安岳县高升乡云光村,开凿于南宋,现存摩崖造像3龛23尊。该处造像1988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题记来看,历史以来多次重绘、培修。1951年土改时期,庙宇被拆除。
1995年6月,当地群众自发捐资,对峰门寺进行培修,修建了保护房30余平方米。由于缺乏文物保护意识,群众聘请工匠对龛内造像进行重绘。时任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知晓该情况后,立刻赶赴现场,发现主尊造像已被重绘,便立即予以制止,并进行文物保护宣传。其余造像未被重绘,至今仍保持原貌。
网友:画得挺用心的,可惜好心办坏事了
但如此修复,还是引发了网友热议:
@夏天的星光岛屿:“红花绿毛的,很符合乡村的审美。”
@i_Nei:“画得挺用心的,可惜好心办坏事了。”
@浅紫色的养鱼瓶:“这样的修复还不如不修,历史感被花哨的色彩毁了。”
@AdrianSama:“前人花多少心血刻出来的艺术,被这些人搞成这样,除了痛心真不知道还能怎么表达。”
@木梧桐花:“讲道理,90年代的事了,那个年代和现在的意识相差有多大,搁那个时候,指不定多少人还觉得是好事呢!”
专家:民间对文物的保护、修复的认识逐渐提升
针对此事,中新网记者致电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佛教考古研究所所长雷玉华,她从另一个方面对这件事进行了解读。
雷玉华表示,几千年以来,老百姓将为佛像镀金、穿衣等行为视作对神明的感谢,这是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的思维。在没有建立文物保护点之前当地老百姓一旦自己有了一些能力,他就可能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去修复。这种修复的行为在民间是一直存在的。
雷玉华指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保护观念逐步提升,技术和意识也在提高。用现在的意识去指责过去的观念和行为,是不公平的。
雷玉华表示,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尤其是野外文物的保护和修复的认识是逐渐提升的。网上曝光这些事情的一些文物爱好者,他们有着科学的文物保护意识,他们实际上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说他们没有从中国民间的现实原委和角度去考虑。
如此修复,你怎么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