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新小学原来的校址位于苏州古城区的小巷中,校门看起来有些破败。 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 图
江苏苏州一所外来务工子女学校——立新小学因校舍腾退后,800多名学生将被整体安排到当地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公办学校——勤惜小学的校址上念书。两所学校共用同一个校园,然而两校的学生们被用“隔离门”分开。此事经澎湃新闻报道后,引发社会关注。
为何教育主管部门决定把两所不同的小学放在同一个校园?既然安排两校共同一个校园,又为何使用“隔离门”?两所学校共用一个校园,为什么勤惜小学的学生家长事先不知情?针对家长及社会关注的诸多焦点问题,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苏州市姑苏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等多个单位。
这扇门将常年关闭,保证两所学校“相互独立”。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 图
一问:为何决定把两所小学放在一个校园?
今年8月16日,苏州市姑苏区文教委发布公告称,因立新小学校舍不能正常教学经营,原来的在校生将被安置到勤惜实验小学(下称“勤惜小学”)内读书。姑苏区文教委提醒学生家长,8月25、26日办理登记手续。
苏州勤惜小学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是苏州市古城区(姑苏区)具有百年历史的公办小学。中途该校停办过数年,2016年易地重建,当地将其作为一所优质小学加以打造,2016年开始招生。
作为外来务工子女学校的立新小学,是当地一所民办学校,与勤惜小学的性质迥异。那么,为何决定将两所学校“撮合”在一起呢?
姑苏区文教委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谢芳对澎湃新闻表示,立新小学的校舍在2016年已不符合抗震等级标准,存在安全隐患,教育主管部门要求校方采取加固措施,但未果。后来又因为立新小学的校舍租约到期,姑苏教育投资公司(出租方)不再续租,因此,立新小学面临着无法继续在原址办学的问题,而校方又说找不到新的校舍,遂将无力安置850名学生的责任“抛”给了政府。
“考虑到立新小学学生数量很大,经过多方评估,整体安置是比较合理的方案。”谢芳说。
据谢芳介绍,勤惜小学最适合安置立新小学的学生,主要有两方面考虑:其一,勤惜小学是按照每个年级8个班的标准建设,目前只招收3个年级460名学生。根据事先测算,未来四年只需要每年级设6个班,即可满足周边居民的入学需求,而目前招收的班级均未饱和。所以,可以分出一栋独立的教学楼,达到两所学校共用校舍、独立办学的要求。
其二,姑苏区内其他公立学校,因学额爆满、距离太远等缘故,不太符合整体安置的要求。于是,教育主管部门在“承受巨大压力”的情况下,最终决定将立新小学的学生整体安置到勤惜小学。
谢芳对澎湃新闻称,没有把立新小学800多名学生均匀安置于多所学校进行分流,是因为大量学生分流,将引发很多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按照现有政策,公办学校是按学区、积分等规则入读的,如果将民办小学不符合要求的孩子直接分流到公立学校,将打破相关规则,并波及更大的范围。“在现有的环境下,我们只能维护相对的公平。”谢芳说。
位于姑苏区东北街15号的立新小学原校址,被鉴定为不符合安全标准。 姑苏区文教委供图
二问:两个学校共同一个校园,为何使用隔离门?
对于外来务工子弟整体“进入”公办的勤惜小学,家长们认为,打破了公办小学之前严格“按学区招生”的传统,进而感到不满。
这只是序曲。有眼尖的家长发现,两所学校共用校区,却多出了三道铁栅栏,把两块区域隔开。
家长们新一轮的担忧由此触发:将学生“区别对待”,会让立新小学的学生有“寄人篱下”、“低人一等”的感觉,可能导致并激化两校学生相互歧视的心理。而勤惜小学的家长们则将其称作“不道德的隔离”,让他们无法向年幼的孩子解释。
姑苏区文教委教育处长唐丽艳解释称,为了安置学生,政府将其中勤惜小学一栋教育楼的使用权划归立新小学,分割为两所学校,错时使用一个操场。用门、花架、卷帘门等措施做了空间划分,是出于保证两个学校独立管理的考虑。一边是公办学校,一边是民办学校,按照原来的招生规则运行,如此也避免家长产生诸如大量民办学校学生到公办学校“插班”的误解。
“我们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两所学校必须使用‘物理隔离’措施进行划分,保障学生的安全,明确两个学校的责任。”在谢芳看来,两所学校事实上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唯一的变化是在立新小学的学生面临无学可上的问题时,教育主管部门对其进行过渡安置。这些孩子进入独立的教学楼后,就像普遍存在的一墙之隔的两所学校,两个不同的团队独立管理、独立运营,互不干扰。
“在学校或老师的眼中,人人都是平等的,如果有家长认为会带来歧视,这是他们自身存在错误的心理预设,从而让自己有‘低人一等’的感觉。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不应该是由校区的隔离措施来承担责任。”谢芳说。
谢芳说,未来四年,上述隔离措施应该不会拆除。因为该方案既能解决立新小学学生的上学问题,又能保证周边按学区招生的规则,“是独立划分校区较为适宜的办法”。
据官方人士称,立新小学的学生在操场活动时,卷帘门将放下,与勤惜小学隔开。 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 图
三问:为何勤惜小学家长对校园被占用事先不知情?
关于把立新小学800多名学生安置到勤惜小学的事,苏州市姑苏区文教委8月16日在立新小学原校址上张贴出了相关公告。同时,还向立新小学的学生家长们发短信加以告知。但此时,勤惜小学的学生家长们称,他们却一度被“蒙在鼓里”。
多名勤惜小学的学生家长称,就连8月19日他们到学校参加校方召开的家长会时,该校领导也对上述事情只字未提。直到8月20日晚上 ,有学生家长在微信群里发了一张手机截图,他们才恍然大悟。手机截图正是姑苏区文教委发给立新小学家长们的短信,通知家长到勤惜小学校园内报名。
教育主管部门及勤惜小学“先斩后奏”的做法,让家长们的不满意。“我们(姑苏区文教委)也做了反省,如果提前做好沟通,误会就不会这么深。”谢芳说。
谢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们也曾预估到勤惜小学的家长会有所反应,但“没想到家长们会如此激动”,“这是因为我们工作上的欠缺导致的”。
根据谢芳的表述,姑苏区文教委计划等所有隔离设施完工后,带家长到现场参观,有了直观感受,便于向家长以及相关方面解释他们的初衷。“看了之后,家长就知道通过这个形式能够保持校园的独立,保证孩子的安全”,易于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唐丽艳称,按照工作流程,是有向勤惜小学家长告知“立新小学安置”这项内容的,只是在勤惜学校家长获悉之前,他们因忙于安置事宜而尚未启动该项工作。
不过,唐丽艳坦言,他们把事情想得简单了一些,提前的沟通、解释有些仓促了,因而导致后期家长对安置立新小学、设置隔离措施产生误解。
谢芳和唐丽艳表示,她们理解勤惜小学家长的焦虑,校方已经意识到自身的问题,近期已经对大部分家长进行了家访,期间,尽量做好解释工作。
勤惜小学西侧正门。 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 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