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重磅推出"世界500强对话湖北"特刊《力》

世界500强是怎么来湖北的?

他们这些年在湖北做了些什么?

他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新奇?

湖北日报今日重磅推出4版特刊,

为您揭秘世界500强的湖北故事。

还记得第一次吃炸鸡汉堡、喝可口可乐,第一次逛大型自选商场,第一次用上国际大牌护肤品的新奇吗?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向世界打开大门,一批批境外企业进入中国,来到湖北。1981年12月6日,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湖北派克密封件有限公司”获准成立,拉开了湖北利用外资的序幕。随后的40年里,外资企业,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荆楚大地上生根、发芽。

那是一次次美妙的相遇。世界500强,以企业的力量,汇入中国改革开放、阔步发展的历史浪潮,参与着、助力着、见证着湖北发展的日新月异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日益变化。

这力量,是叱咤风云的实力。2017年,世界500强企业的总营业收入近30万亿美元,总利润达到创纪录的1.88万亿美元。

这力量,是朝气蓬勃的活力。276家落户湖北的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领域几乎覆盖湖北全产业,与其他市场力量携手,带动着产业链升级,吸引着高端人才集聚。

这力量,是海纳百川的开放力。商业巨鳄家乐福、麦德龙、沃尔玛、百安居的进入,湖北的轻工产品借此搭上了通往全国、全球的采购快车。从2016年开始,我省连续两年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超百亿美元。

这力量,是奇思妙想的创新力。爱立信在武汉发起设立华中首个5G联创行业应用开发实验室,5G新技术、新应用将从这个实验室产生。东风雷诺在武汉建立其在中国的首家工厂和研发中心,武汉工厂成为雷诺在全球的“一号工程”。

世界500强,带给湖北消费者新体验:提供了大量湖北市场上一度没有的产品品类。

施耐德电气,用一个小巧的面板开关,让更多人结束了拉灯绳的历史。

国泰港龙航空的“国际范”,让湖北乘客领略到,航空服务可以如此贴心。

世界500强,带给本土企业家改变: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引燃着生产与经营的变革。

美国辉瑞、德国费森尤斯、拜耳作物,让光谷生物城及入驻企业,耳濡目染跨国巨头们的先进管理理念、创新商业模式和全球化思维方式。

戴勒姆带来了全球供应链,让更多湖北汽车零部件走出国门,行销全球。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新的时代,世界500强也面临着中国市场的新挑战。

高速铁路、航空航天、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建设,中国的数字化转型带来深刻变革。

从“代工”到高精尖研发,世界500强逐渐告别“老套路”。越来越多的500强,将研发中心、后台服务设立在或搬到湖北,惠普、西门子、施耐德、飞利浦、辉瑞制药、康明斯等2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湖北设立研发中心、共享服务中心。越来越多的企业,布局高端产品生产、制造能力,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法国标致雪铁龙、美国思科公司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湖北设立区域总部。

从“高高在上”到“广接地气”,世界500强走出新路径。老北京鸡肉卷、川辣嫩牛五方、醇豆浆、安心油条、皮蛋瘦肉粥……肯德基不仅历史性地为中国消费者引入西式快餐,同时也在因中国而改变。“开着门,世界能够进入中国,中国也才能走向世界”。

金秋即将来临,八方宾朋聚荆楚,世界500强对话湖北。这些世界经济巨人,必将在湖北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中,收获新的力量。而湖北,也将凭藉更大力度的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开启更加生机蓬勃的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风云际会

荆楚大地奏强音

图为:(图中数字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来鄂500强企业数量)

世界500强与湖北同行

1987年,德国西门子公司在鄂投资设立长江西门子电信维修中心,成为第一家进入湖北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

30多年时间,西门子在湖北的“块头”变大了:制造车间、创新中心、销售中心、维保中心一应俱全,武汉办事处已华丽升级成为华中区区域总部,最先设立的电信维修中心已悄然注销。仅制造车间的销售收入,就以每年20%左右的增速增长。

改革开放40年,世界500强带给湖北改变,也为湖北所改变。

放眼湖北,从电子信息到汽车、化工、食品、生物医药、金融等,世界500强投资的领域几乎覆盖全产业;从武汉到宜昌、襄阳、十堰、黄石、荆州等,世界500强的足迹遍布荆楚大地。

40年精彩一跃,展开湖北改革开放的恢弘画卷,也为世界500强企业在湖北的发展带来黄金机遇和无限空间。

一群巨人

激起千层浪

“世界500强”,即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的“全球最大500家公司”。这个排行榜单,囊括了全球最著名、实力最强的大型公司。

省商务厅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共有来自美国、日本、法国等19个国家及地区的175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和101家境内世界500强在鄂落户,涉及投资项目873个。来鄂500强企业中,美国57家、日本33家、法国24家,分居前三。

500强,带来了大量项目资金,为湖北经济增长贡献良多。

标致-雪铁龙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等,投资额均在5亿美元以上。

出口,世界500强企业是主力军。2017年,摩托罗拉(武汉)移动技术运营中心有限公司和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出口额分别为22.2亿美元和16.1亿美元,居湖北出口过千万美元以上企业排名的第二和第三位,出口额占全省出口额的7.3%和5.3%。

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不少500强企业纷纷将财务、维保等后台服务中心设在湖北,为当地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

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在湖北分别投资了通用电气高压设备(武汉)有限公司、通用电气(武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科孚德自动化有限公司和阿尔斯通全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从最初的单一销售服务,发展成为在中国内地最大的物流及中国客户关爱中心、中国区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团队、中国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为其在华中地区最大的地区总部之一。

他们带来了先进技术,有力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法国标致雪铁龙、日本本田、美国通用三大世界500强汽车公司的加入,不仅拉长、壮大了湖北的汽车产业链,也深刻改变了湖北的产业结构。联想武汉产业基地,吸引东芝、旭硝子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跟进,推动武汉本地华星光电、天马、奇宏光电、武汉新芯等相关企业与其配套,形成了中国最大的移动互联产业基地。

他们更带动了一批湖北的配套生产企业,产生了明显的集聚、辐射效应。

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在武汉及周边鄂州、黄冈、孝感等地共有14家供应商,在湖北本地的直接生产物料的采购量达到3.8亿元。日本矢崎落户孝感高新区后,带动了一批日资企业落户。由此,孝感成立湖北首个日商产业园,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产业在当地快速成长。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可口可乐、百事等世界500强的入驻,立即扩大了该区食品产业的知名度,形成华中最大的食品产业群。

众多世界500强扎根入驻,加快了我省以开放促发展的进程。从2016年开始,我省连续两年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超百亿美元,2017年我省实际利用外资109.94亿美元,同比增长8.5%。

一片沃土

引来八方客

风云际会的节点,最是动人。

施耐德电气从1987年进入中国,走过了销售在中国、制造在中国、研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施耐德电气制造(武汉)有限公司车间的墙上,挂着一幅施耐德全球CEO赵国华到车间察看的照片。

这位给自己起了一个地道中国名字的法国人,很少在法国总部办公,而是长期在中国香港办公。他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该公司中国籍的员工数量已经超过在美国和法国的数量,公司管理委员会三分之一的人员已经常驻中国。

今年3月,施耐德电气制造(武汉)有限公司成为施耐德电气“智能制造和绿色节能生产基地在全球的典范”,是施耐德全球布局的重要一子。

世界500强,缘何倾情湖北、投资湖北?

——湖北发展变化日新月异,有浓厚的发展气场。“每一次到武汉,都会感受到城市变了个模样,仅是从机场到市区,都会有新建筑冒出来”。太古(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及驻中国首席代表刁志辉感慨,每次都禁不住心潮澎湃。“武汉地铁每年通一条线,让西门子的产品和服务有大展拳脚的市场。”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华中区总经理韩磊说。

——湖北铁水公空便利,交通优势明显。“湖北区位让我们动心!”中粮集团湖北区域办公室秘书长王世学分析,农产品要求最优销售半径,湖北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通江达海,优势突出。

——湖北高校科研院所集聚,人才优势明显。“武汉高校众多,在校大学生数量全球城市第一,这是一笔宝贵资源。”爱立信湖北地区首席代表孙震宇说。爱立信全球服务中心武汉分部,以湖北为中心,辐射全球,为世界各地的网络提供网络技术维护支持。“武汉是北京上海以外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最集中的城市,这些学校覆盖了所有科学和技术领域包括生命科学和医学药学专业,为辉瑞武汉研发中心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储备。”辉瑞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兼中国药物研发团队负责人、副总裁赵大尧表示,辉瑞武汉已从当地高等院校招募了超过300名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

——湖北有优良的投资环境,创新的开放新体制。“湖北省工农业体系、对外经贸、科教发展等具有多方面优势,省政府历来重视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前来投资,并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施耐德电气华中区销售总监王谦表示。

一力当先

抢滩新未来

看好湖北的投资环境,不少企业有增资计划。

新的投资方向,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上特征明显。

布局研发中心,抢占技术高点,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在湖北投资的新浪潮。

分析显示,这些研发中心集中在光电子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仅在光电子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就聚集了法国电信、爱立信、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等世界500强企业。

中国移动湖北公司、华中科技大学、爱立信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华中首个5G联创行业应用开发实验室将建设5G基站、5G核心网及边缘计算系统等,搭建全套5G行业应用开发环境,拓展5G带来的商业新机遇。

西门子计划在未来5年内,通过数字化双胞胎技术和工业物联网技术,与武汉本地工业企业合作,为武汉市打造3家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数字化工厂。

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助力绿色增长,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在湖北投资的新热点。

施耐德电气制造(武汉)有限公司正在申报工信部的绿色工厂项目,力争在湖北武汉地区领先达标,成为武汉智能制造绿色工厂的标杆企业。

当今世界最大电力生产厂家之一的法国电力公司则计划在武汉投资10亿元以上,在中法生态新城开展地热、天然气联合循环、废水处理厂余热回收等业务。

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

与世界500强同行,收获满满的湖北,再起航、再远征。

【访谈】

美国科恩集团中国首席代表王英华——

“湖北是不二选择”

9月10日20:47,当G1729次列车稳稳地停靠在武汉站时,美国科恩集团中国首席代表王英华按捺不住对这座城市的由衷喜爱。“今年3月,专门来调研过,一见如故,没想到这么快又重返武汉,很开心。”一下火车,王英华就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

美国科恩集团是国际战略咨询公司,在北京、天津设有办事处,专注于帮助客户拓展国际商业版图。帮助跨国公司了解和分析当地的投资、监管环境,协助客户实现在华的商务目标;也致力于协助中国公司寻求海外商机,发展其全球战略。“推动跨国企业来中国投资兴业,帮助中国企业赴海外发展。”王英华介绍说,科恩集团在全球有80多家客户,涉及20多个行业,500强企业居多,也有科技型中小企业,已与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江苏等地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将来肯定会把企业多往武汉、湖北推。

他介绍,科恩集团正计划把湖北关注进来,今年3月,王英华专门到过湖北,走访了政府有关部门。“湖北、武汉工业基础雄厚,高端人才聚集,资源要素富集、投资环境好,我们深深意识到湖北的机会来了,如何更好地把握住机会,我们也在寻找契合点。”“看中国发展,上世纪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现在看长江流域,武汉是重中之重。如果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做,湖北是不二选择。”王英华说。

看好湖北的发展前景,科恩集团希望与湖北在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化工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愿意介绍湖北企业参与更多国际投资与合作。

德勤期许——

聚高端人才,助高质量发展

“武汉如磁石,吸引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选择留在武汉。”9月11日,德勤中国武汉主管合伙人范宏彬表示。

范宏彬说,湖北省、武汉市政府出台了很多吸引人才的政策,让更多大学生愿意留在武汉、留在湖北。不光是在国外的湖北优秀人才愿意回来工作,德勤内部优秀的员工也愿意来武汉工作,这对于企业发展是一个重大利好。

德勤是全球知名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客户包括超过八成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以及超过一半的全球最大型企业、全国性大型企业、公共机构。德勤在湖北的知名度较高,在三环集团并购波兰KFLT公司中,“德勤提供了从并购战略、谈判、尽职调查、海外架构搭建、审计、并购整合等专业服务”。

该项目取得了较好效果,不仅提升了三环集团的工业制造能力,还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样板。“以前中波轮船公司是中波合作的典范,现在KFLT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在波兰的样板。”范宏彬表示。

湖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德勤开拓湖北市场的业务提供了机遇。范宏彬介绍,最近几年,德勤华东区业务保持高速增长,特别是在湖北市场,为政府及企业提供了包括审计、税务、风控、财务等咨询服务。这些企业既有传统的百强企业,也包括斗鱼等新兴企业。同时,不少政府产业规划、融资平台搭建、政府专项债发行,也常有德勤的身影。

他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聚集湖北,德勤将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进一步提升湖北金融服务业水平与国际接轨,吸引更多的国际知名企业到湖北落户,助力湖北高质量发展。

挥斥方遒

深耕沃土抒华章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276家世界500强企业落子湖北,成为提升湖北全球价值的重要力量。他们是如何来到湖北的?这些年,他们在湖北收获了什么?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他们在如何思考、布局未来?在世界500强对话湖北活动揭幕之际,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深入5家世界500强企业,探寻他们的成功之道。

在汉树起全球绿色标杆

企业名片

施耐德电气

总部:法国

2018年《财富》500强第424位

2011年施耐德电气落子武汉

不到车间,看电视屏幕,生产线上的进度一目了然;在玻璃封闭的生产线上,不知疲倦的机械手,快速拿起流水线上的电梯核心零部件接触器,准确无误插进检测仪——合格,自动进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零件被挑出;地面上,三种不同外型的智能小火车各行其路、各司其责,或沿着二维码、或沿着环形轨道,眼花缭乱地输送原材料、拖运成品……

9月4日,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佛祖岭三路一号的施耐德电气制造(武汉)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智能工厂的气息扑面而来。

图为:施耐德电气制造(武汉)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生产线上忙碌。

走完车间,不禁心生疑惑——在这个拥有世界领先自动化生产线的工厂,生产的三种产品却非常普通:空气开关、接触器、指示灯与按钮。技术先进的生产线,不但确保了安全生产,更提升了产品品质。因此,这些看起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产品,在过去6年为施耐德创造了可观的效益。

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声名赫赫。在施耐德电气法国办公室,至今还保存着邓小平当年留学法国期间,在克鲁索施耐德钢铁厂勤工俭学的工卡。

施耐德电气与武汉的结缘,颇具法式浪漫——一见钟情、迅速“闪婚”。2011年12月,施耐德电气落子武汉,曾创下当时武汉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最快纪录——从项目考察到正式签约仅用5个月。“闪婚”并未妨碍双方感情的升华,施耐德电气制造(武汉)有限公司于次年3月在汉投产。施耐德电气制造(武汉)有限公司工厂总经理孙凤晶介绍说,目前,湖北已成为施耐德电气在中国中部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兴起绿色发展大潮。施耐德电气武汉工厂,无疑是其中的先行者之一。

厂区绿意盎然,工人工装甚至名片全部是代表生态的绿色。能源管理系统、照明控制系统、节水减排系统,多个系统整合在施耐德电气开发的节能增效管理平台上,远程监控。这些努力,让施耐德电气制造(武汉)有限公司,刚刚获评为施耐德电气智能制造和绿色节能生产基地全球典范,并荣获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LEED(绿色建筑评估体系)金奖认证。

工厂的“聪明劲”,源自施耐德电气自主开发的“EcoStruxure”平台。该平台利用物联网、云计算、数据分析、移动服务和网络安全技术,连接起整个工厂。“武汉工厂升级改造后,生产效率提升了15%,能源消耗降低了10%。”孙凤晶介绍。

护好“舌尖上的安全”

企业名片

中粮集团

总部:中国

2018年《财富》500强第122位

1954年落户武汉

28台磨粉机整齐排列,车间内,弥漫着小麦粉的清香;中控室里,操作人员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9月8日,周六,位于蔡甸区琴川大道的中粮武汉面业生产车间内,仍然一片忙碌。“我们生产的面粉供不应求!”负责人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工厂去年投产以来,目前已实现满产,武汉人每天吃的热干面、方便面等食品,很多使用的是中粮生产的面粉。

图为:位于东西湖区的中粮控股蒙牛乳制品武汉有限责任公司一瞥。

同样是周六,位于东西湖的蒙牛友芝友乳业公司内,十条常温生产线和五条低温生产线也是满负荷生产。这家中粮控股的奶制品企业,日生产奶制品800吨至900吨,主要销往湖北。“所有订单都是根据市场需求生产,今天生产的主要是草莓味真果粒饮品。”

湖广熟,天下足。舌尖上的美味,将中粮集团与湖北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与共和国同岁的中粮集团,是国际一流粮食企业,为全球接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提供粮油食品。“鱼米之乡”湖北,对于中粮有着非凡的吸引力。从1954年中粮集团第一家企业——中国华粮物流集团青山港口库落户以后,中粮集团就加速在湖北构建全产业链条。

目前,中粮集团打造的米、面、油、糖、玉米、饲料、番茄、酒类、肉、茶、奶等12大粮油食品产业链中,湖北区域涉及10条。

走进湖北的超市,中粮元素随处可见——“家佳康”猪肉品牌,是安全猪肉的代表;中粮福临门富硒大米,已成为湖北富硒农产品的一张名片;福临门、香雪等高端面粉品牌,深受烘焙一族的喜爱……

2012年,中粮集团在湖北成立农业产业化办公室。6年来,中粮在鄂企业从22家增至32家,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占中粮集团华中三省(鄂豫湘)总产值的40%。

在畜牧行业,武汉中粮肉食品有限公司在湖北投资超过20亿元,拟投资10亿元建设的中粮肉食湖北产业园建成后,湖北将成为中粮在中西部地区最大的肉制品生产基地。

在米油行业,中粮米业(仙桃)有限公司2013年建成投产,项目总投资3.6亿元,是湖北目前单体产能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大米加工企业;中粮在湖北油料处理能力达100万吨、精炼能力达39万吨、灌装能力达48万吨。

今年,中粮还将在湖北试水新零售——湖北首家“中粮到家”品牌专卖店即将在汉设立,消费者购买中粮产品,将由“到店”模式升级到商品“到家”的互联网模式。

为鄂企穿上“数字化跑鞋”

企业名片

西门子

总部:德国

2018年《财富》500强第66位

1995年成立武汉分公司

Error loading player:

No playable sources found

9月7日上午,西门子变压器(武汉)有限公司的车间,一台220千伏的变压器被“隔离”在墙角,待完成温升、雷电冲击、噪声等检查合格后出厂,发往外省。

设立在武汉阳逻开发区的这座变压器工厂,是西门子在湖北的首个产业投资。这里主要生产220千伏以下的变压器,除了供应国内市场外,还有不少“武汉造”漂洋过海走向全球。在汉10年,该厂年销售收入平均增长20%左右。

图为:位于阳逻经济开发区的西门子变压器(武汉)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总装变压器。

8日,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华中区总经理韩磊表示,得益于长江经济带战略带来的机遇,最近几年,在汉业务发展迅速。

采访中,韩磊感慨西门子与湖北的奇妙缘分:“我们是第一家落户湖北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从1987年到2012年,西门子在武汉完成了“四级跳”,从西门子武汉办事处升级为华中区域总部。

30年来,西门子公司一直紧随湖北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大投入。2013年,西门子在光谷成立了西门子(武汉)创新中心,这是西门子在中国成立的首批创新基地之一;2014年,西门子机械传动天津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在阳逻开发区成立,这是西门子在中国的第二家传动工程服务中心,拥有与天津总部售后车间相同的专业化维修设备。

借助“以数字化双胞胎”为核心的数字化企业解决方案和物联网操作系统,西门子助力中国企业迈向“工业4.0”。韩磊说,下一步,西门子将围绕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与湖北本地企业合作,助力鄂企穿上“数字化跑鞋”,提升产能和实现产业升级。

韩磊介绍,为应对未来市场,西门子在武汉的变压器工厂已启动生产线数字化升级改造,计划在3年内,实现运营、物流、生产和设备管理方面的数字化转型,为湖北的能源企业提供行业试点示范。“作为西门子在武汉的‘聪明大脑’,创新中心完成了首个五年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将以数字化为主导,加大研发投入。”韩磊透露,创新中心已新增了一条离散工业智能制造示范线,计划在5年内,与武汉本地工业企业合作,打造3家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数字化工厂。

让更多业态落户湖北

企业名片

沃尔玛

总部:美国

2018年《财富》500强第1位

2004年在湖北开设首家购物广场

直走、左拐,喷香扑鼻的烘焙食品专区。“两个金枕吐司面包,一个冰皮蛋糕。”9月10日中午,从武汉市武昌到汉西办完事后,家住武昌街道口的陈玲特意弯了一脚,轻车熟路拐进硚口区南国西汇二期的沃尔玛山姆会员店。“口感非常好。”陈玲感慨,要是武昌有家店就好了。

陈玲不知道的是,她的“小愿望”将很快成真。“明年,武汉第二家山姆会员店将在东湖高新区开业。”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事务部湖北区总经理熊璐说,武汉将成为中国内地首个开设两家山姆会员店的城市。

这并不是沃尔玛在武汉创下的首个“第一”了。

2004年,世界500强“头号选手”沃尔玛,在江汉路开设了华中第一家购物广场,成为落子湖北的首家世界500强零售企业。

图为:9月10日下午,在武汉杨家湾沃尔玛购物中心,市民选购自己所需商品。

沃尔玛的到来,在一段时间内引发了本土超市门店改造升级风暴——沃尔玛引入大量进口食品,各大超市纷纷跟进;生鲜、日用品等货柜如何科学摆放,沃尔玛模式被效仿……“事实证明,消费者成为充分竞争的受益者。”熊璐说,通过竞争,本土商超的产品越来越丰富,服务水平越来越高。

湖北经济持续增长、居民购买力不断提升,沃尔玛也加速在湖北开枝散叶。从武汉到麻城、红安、洪湖……14年间,沃尔玛在湖北开出31家购物广场、1家山姆会员店,在华中地区位居第一。“湖北是沃尔玛最重要的业务发展市场之一。”熊璐说,沃尔玛在湖北还布局了1家区域干货配送中心、1家生鲜配送中心,为湖北、湖南、江西3省近50家门店提供配送服务。很多湖北特色商品也由此进入沃尔玛全球供应链系统。

面对席卷而至的消费升级浪潮,沃尔玛零售业态也发生着变化。去年8月,沃尔玛杨家湾店开业,这是沃尔玛在中国的首家“紧凑型大卖场”——营业面积较其他店缩小近40%,但食品品类比重增至50%,以迎合80后、90后消费者需求。“此类紧凑型卖场将成为未来沃尔玛在中国布局的重要业态。”目前,武汉共开有三家此类卖场。

沃尔玛正在全渠道零售商路上狂奔。目前,湖北所有门店都可以利用京东到家平台及布局云仓,为顾客提供一小时送达服务;与腾讯合作推出小程序“扫玛购”,提升顾客结账效率。

谈及未来,熊璐说,沃尔玛将持续在湖北投资布局,力争到2020年,在湖北开出45家商场,“在新型业态、全渠道布局方面,将优先落地湖北。”

5G打上“湖北烙印”

企业名片

爱立信

总部:瑞典

2018年《财富》500强第500位

1999年在汉设立办事处

9月5日,华中科技大学东北角一栋建筑内,装修工人们正在忙碌。

这里,是华中首个5G联创行业应用开发实验室所在地——9月1日,这个由中国移动湖北公司、华中科技大学、爱立信公司发起成立的实验室正式挂牌。“可以预见,大量的5G新技术、新应用,会从这个实验室‘走出去’。”9月5日,在汉口新世界国贸大厦32楼的办公室里,爱立信湖北地区首席代表孙震宇接受采访时说,依托实验室,爱立信还将建设5G应用成果转化示范区。目前,爱立信已与全球39家运营商签订5G合作协议,与全球22家行业合作伙伴、46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在5G领域展开合作。

爱立信,这个来自瑞典的通信巨头,至今已有142年历史。而湖北,和爱立信的直接交往也持续了23载。

1995年,爱立信与湖北牵手合作。1999年,爱立信在武汉设立办事处,为国内电信运营商提供业务技术支持,爱立信建设的网络已经覆盖我省。

九省通衢,科教大省,也促进了爱立信的业务发展。孙震宇说,湖北已成为爱立信中国的一个重要业务省份,也是爱立信全球服务链的重要节点——爱立信于2006年和2011年两次追加投资,成立了两家新公司,目前爱立信在武汉已有员工600多人。

5G技术,是爱立信目前攻关的主要业务。孙震宇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实验室将建设5G基站、5G核心网及边缘计算系统等,搭建全套5G行业应用开发环境,拓展5G带来的商业新机遇。爱立信公司和中国移动湖北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5G合作生态系统。

湖北人欲一睹5G的风采,将很快得偿所愿。明年10月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军运会上,爱立信将提供“5G先试先用”服务。

同时,爱立信还将发挥在车联网、自动驾驶方面的应用优势,开展车联网、自动驾驶等应用试点。

5G带来的欣喜将超出预料。以智慧医疗为例,爱立信与伦敦国王学院合作展示了5G触觉机器人手术——作为探针的机器人的手指确定癌细胞后,以跟触觉同样的速度将信息反馈给执刀医生。“5G网络的商用,将会开启一个五彩斑斓、超乎想像的全新世界。”

激越飞扬

铺染多彩新画卷

图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中坚力量,目前正在武汉阳逻主导建设国内首个商业航天基地。未来,这里将生产“快舟”系列运载火箭及卫星等高精尖产品。2017年1月9日,该公司研制的快速响应火箭“快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箭射三星”。

图为:华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企业。2007年,华为在武汉设立研究所,并获得多项重大技术突破。今年5月,华为武汉研发基地投入运营,5000多名员工入驻。

图为:东风本田公司,东风汽车集团与日本本田两家世界500强的合资企业,它生产出了在我国最畅销的SUV车型之一。

图为:成立于1992年的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由东风汽车集团与法国PSA集团合资兴建,是中国最早的合资汽车企业之一。看,神龙法方高管参与趣味运动会。

图为:施耐德电气来自法国。这张照片挂在施耐德电气制造(武汉)有限公司车间的墙上。图中的施耐德电气全球CEO,给自己起了一个地道的中国名字“赵国华”。

图为:佛吉亚(FAURECIA),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旗下汽车零部件企业,全球第八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994年在武汉投产在中国的首家工厂。目前,佛吉亚在鄂工厂达8家,成为东风、大众、通用、上汽等整车厂的供货商。

图为:标致、雪铁龙、雷诺、佛吉亚……法资企业云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成为法国在华投资额最高的城市,近2000名法国人在此定居。沌口的法国街,蔚成一景。

图为:2013年投产的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我国中部地区首个大型炼化一体化生产基地,由中国石化、韩国SK集团两家世界500强联合建设,其上、下游相关产业产值超过1200亿元。

长江之滨,湖北,开放大潮奔涌。

新时代的湖北,铺陈一幅壮美画卷。

脉动强劲的荆楚磁场,吸引世界500强纷至沓来。

公路上,标致408潇洒奔驰;居家中,西门子电器朝夕相伴;家门口,沃尔玛人流熙熙攘攘……

始于1987年德国西门子与长江有线电厂的初次牵手,世界500强与湖北的“约会”接二连三。

31年来,276家世界500强扎根湖北,与湖北经济共生共荣。

从先进理念、雄厚资本,到高端人才、前沿技术;从电子信息、汽车到化工、食品,从生物医药到金融……

强企汇聚,大腕云集,激起恣意飞扬的火花。

开放、合作、共赢,世界500强投资湖北的脚步,持续精彩。

长江汇入大海,湖北携手世界,共创共赢。

策划:胡汉昌

统筹:韩炜林

记者:廖志慧、艾红霞、吴文娟

摄影:柯皓、梅涛

主编:谢斌、傅洪波、林成文、肖文生

制图:徐云

版式:刘浩、刘旺东、胡笙

责校:刘胜、吴峥嵘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