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荆州,几乎随处可见的虎座鸟架鼓,就是楚文化的具象体现,也是荆州的符号并代表楚文化和荆州最早以工艺品的方式走出荆州。
荆州是楚国建都所在地,荆州纪南城有21位楚王在此建都,都城历史长达411年;地下已经查明未开发的有一百多座楚王墓,已经开发的墓葬中,漆器数量最多,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虎座鸟架鼓》了。
先看造型:两只形态优雅的凤撑起一面大鼓,双面可击打出响亮的鼓声,两只昂首卷尾、四肢屈伏、背向而踞的卧虎盘踞于凤脚之下为底座。通体髹黑漆为地,以红、黄、金、蓝等色绘出虎斑纹和凤的羽毛。全器造型雄晖生动,彩绘华丽辉煌,既是鼓乐,也是艺术佳作。在这凤与虎的组合形象中,凤高大轩昂,傲视苍穹,虎却矮小瑟缩趴伏于地,充分体现了楚人崇凤、追求优雅祥和的审美意识和征服猛兽、不畏强暴的自强品格。
经鉴定,这批出土的虎座鸟架鼓距今超过2300年历史,考古学家一致认为是一件《乐器》,究竟是做什么用的?民间另有说法!
楚人是火神祝融的后代,楚国第一位《王》-鬻熊;鬻熊(Yù Xióng):又称鬻熊子、鬻子,子是男子尊称。鬻熊,玄帝颛顼的后裔,出生地:湖北荆州 楚国的先祖,楚国开国君主熊绎之曾祖父。大约生活于公元前11世纪。商朝末年,鬻熊投奔周文王,并成为周文王的火师(祭祀时持火之人)。
《史记》记载:“鬻熊子事文王”,意为“鬻熊如同儿子般侍奉文王”,周成王时,成王感念鬻熊的功劳,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为子爵,楚始建国。成王的大片封地并不是轻易册封的,为什么?因鬻熊的功劳太大了!
史记描述,楚王鬻熊的原始职务就是火师。史记多种版本记载鬻熊被文王称为老师,实际就是掌管巫术之老师,古代人认为,大自然的天地万物和人类是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交流的,交流的媒介就是《巫师》,《楚人善巫》历史记载证明也是有传承的。
周文王的《周易》流传千古,世人尽知,周文王的易经启蒙师傅就是-鬻熊。在鬻熊的教导下,周文王参透了种版本的易经,经文王按自己的实践理解整理重新编写出新的版本,就是流传后世的《周易》。
鬻熊把与天地自然交流的巫术带到了封地楚国,楚人善巫也是鬻熊教导传承的结果。图腾化的虎座鸟架鼓,实际是在巫术仪式中充当交流的一个道具。
楚人的礼、乐、射、御、书、数都是非常讲究的, 每一种仪式都是有一套规制的,“鼎”“编钟”“虎座鸟架鼓”“罄”“瑟”等,都是这些仪式的道具,后人统称为“礼器”。
虎座鸟架鼓,实际上就是楚人祭祀时用的礼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