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节目制片人,爱奇艺高级副总裁陈伟
今年夏天,网络综艺《中国新说唱》又让说唱文化火了一把。与2017年《中国有嘻哈》相比,这次的节目以更亲和的姿态让众多喜爱说唱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又用更主流与本土化的方式,为这种艺术赋予了一层积极色彩。
这两档节目的总制片人,爱奇艺高级副总裁陈伟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相较于单纯地推广说唱文化,他更希望创造出能够承载真正意义上的、青春阳光正能量的现象级作品。
从“有”做到“更好”是最大挑战
2017年,《中国有嘻哈》横空出世,将说唱文化带入大众视野。今年,同为说唱类节目的《中国新说唱》推出后,便难逃与“前辈”相比较的命运。在陈伟看来,如果去年的说唱节目所取得的成绩是从“零”到“有”,那么今年的新节目则是要从“有”做到“更好”,这也是节目制作团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因为去年的成功,观众对于这类题材已经不陌生了,也有了自己的鉴赏标准,网民缺乏新奇感,也就产生了品质感的需求。”陈伟认为,对一个音乐选秀节目来说,品质感来源于音乐本身,只有高品质的音乐才能吸引观众。除此之外,用心将节目做扎实、制造更多亮点,也是应对挑战的关键。“要让观众觉得好看,就要多点提升。”
10月6日,《中国新说唱》总决赛落幕。对于新节目所取得的成绩,陈伟的评价是“比较满意”:“从各项的指标来看,有些是明显超越于去年,比如金曲、热词,有些是跟去年的水准持平,没有品质下滑。”
但即使取得了漂亮的成绩,陈伟还是觉得有遗憾之处。“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节目真人秀的比例以及有些创作,没有办法展现得更细致,再加上出现了一些无厘头的意外,比如对讲机突然叫不到人,导致无法临时调整现场和调度,制造了一些遗憾。”对于这些遗憾,陈伟表现得很淡然,“其实所有大众化的合作型艺术创作都是遗憾的艺术,因为你没有办法掌控到全部流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但是,遗憾其实也是艺术的固有特征,真的做到没有遗憾了,要不然就是这个人水平低,要不然就是这个人没什么追求。”
要一直引领,不要一味迎合
从传统媒体到视频网站,在业内闯荡十余载的陈伟深知,想要做一档口碑好、收视佳的节目,关键在于引领,而不是一味迎合。“这是一个创作者出发点的问题,你的立意是想要把这个东西更好地展现给观众,还是观众想要什么你就给他什么,这是巨大的区别。”
与陈伟过去制作的节目不同的是,说唱文化的受众显然更年轻,作为节目载体的视频网站,年轻网友所占比重也很大。如何能一直走在年轻人之前?陈伟表示,一要将眼光放远,观察流行文化趋势;二要考虑流行文化和商业文化的结合度,发掘可开发的商业价值;三要用符合年轻人视角的表达方式来创作。“你去猜年轻人的心是猜不透的,只关注于眼下,就可能会变成你只是迎合了他们的需求,而对于趋势的分析会让这种迎合变成一种引领。”
今年的《中国新说唱》,在引领青年文化上做了不少新尝试。从传唱度高的金曲,再到被许多人挂在嘴边的“skr”等热词,曾经略显另类、小众的舶来品,正在向本土化、大众化方向转变。然而有人开始质疑,这种转变让说唱文化有些失真了,阳光、正能量、平和似乎不该与说唱联系在一起。对此,陈伟认为,这种质疑其实源于对说唱音乐的片面理解和标签化,这也是他想要打破的观念。“年轻人的文化不一定就是剑拔弩张,或者极度对立的,说唱音乐是千姿百态的,它应该是表达真实观点和看法的载体。”他表示,做这档节目其实是为喜爱说唱的年轻人、甚至青年文化提供一个讨论场,“我们不仅仅是想通过说唱吸引到观众、流量、或者广告,我们更想要通过这个节目,真正地为中国的说唱文化做些大平台该做的事。”
文以载道,做有使命感的大众媒体创作者
陈伟给自己的定位是一名“大众媒体创作者”,这个头衔让他在工作中,多了一份使命感与责任感。但想要做到文以载道,并非易事。陈伟认为,这是对创作者创作能力、表达能力、三观的多重考验,但也是主流平台创作者应具有的水平。“要知道什么是值得弘扬的,在可见短期利益的前提下,还要选择不去做那些媚俗、恶俗的事,这不仅要看自己的三观,还要看个人的定力。”他表示,做这样的节目,要比做“高级而小众”、“赶潮流但媚俗”的节目多花几倍力气。
“在主流传播平台上做节目,做大众传媒,影响的是上亿人。这就意味着你面对的课题,是要在大众文化中传播高品质的内容,做出的综艺要有自己的价值观。有很多小学生、初中生在看我们的节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如果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接收到价值观不准确的东西,就不要去做低品质节目。”陈伟直言,“这是我们做综艺节目要载的‘道’,是必须要承担的成本,不能推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