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激荡40年 荆州开发区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图为:荆州开发区吸引力越来越大,东方大道两边企业厂房鳞次栉比

荆州开发区大事记

1. 1992年5月,荆州开发区前身、沙市玉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挂牌成立。同年8月,经湖北省批准为省级开发区。

2. 1994年11月,湖北省政府批准设立沙市玉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年12月,因原荆州地区和沙市市合并,原沙市玉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名为荆沙市玉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将联合乡划归开发区管辖。

3. 1997年2月,湖北省政府同意荆沙市玉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荆沙市玉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别更名为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荆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年8月,荆州市政府将盐卡新港纳入开发区管辖。

4. 2000年7月,荆州市委、市政府将沙市农场整体划归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

5. 2011年6月,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同年12月,获批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区)。

6. 2012年4月,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再次扩容,托管沙市区岑河农场及岑河镇4个村,江陵县滩桥镇及资市镇3个村。

7. 2016年5月,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长江经济带国家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

8. 2017年8月,荆州市委、市政府实施“一城三区、一区多园”发展战略,形成竞相发展、错位发展、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图为: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落户荆州

平台建设栽好梧桐引凤栖

2011年6月,国务院批准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荆州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同年11月,荆州开发区获批成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核心区。11月26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实施“壮腰工程、加快荆州振兴”现场会。

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荆州市委提出,“用更大手笔和气魄打造招商平台,把荆州开发区建成支撑工业发展的核心区。”

图为:安波福公司向荆州市政府赠送书法作品

两次扩容,打造更大平台。

2012年4月,国家级荆州开发区成功实现东扩,托管沙市区岑河农场及岑河镇4个村,江陵县滩桥镇及资市镇3个村,面积从64平方公里扩大到209平方公里,从而摘得全国同类城市中“区域面积最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桂冠。

2017年8月,随着荆州市“一城三区、一区多园”发展战略实施,荆州开发区统筹直属片区和沙市片区、公安片区、江陵片区等14个产业园区,面积从209平方公里扩大到辖区面积318.5平方公里,人口近30万人。

图为:凯乐科技瞄准量子通信世界前沿阵地

完善道路管网建设,构筑园区骨架。

荆州开发区有主要道路57条,总长约141.8公里,在209平方公里直属片区,形成以东方大道、深圳大道、上海大道为“经线”,以北京路延伸线、江津路延伸线、荆沙大道延伸线、复兴大道为“纬线”的“三纵四横”的路网骨架,撑起发展大格局。

截至目前,园区雨污分流管网辐射范围81.9平方公里,正在建设开发区本级市政管网项目18个、污水管道36.65公里,明年将启动59公里污水管网建设。

征地拆迁加速推进,自2016年以来,共有6561户居民迁离原址,27000亩成片熟地可供项目落地选择,从曾经的“项目等地”到如今的“地等项目”,大幅减少项目落户时间。

图为:均胜生产车间一片繁忙

招商引资

用“四千精神”打造“一号工程”

招商引资,是荆州开发区的“一号工程”。招商的质量决定产业发展的质量,决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败。荆州开发区既做好顶层设计,又制定具体办法,开创招商新局面。

制定“一区多园”管理机制,实行“一个产业类别、一套政策支持、一名领导挂帅、一名技术顾问、一个部门牵头、一批驻点单位协同”的“六个一”精准招商模式,推进产业链精准招商。

2018年初,荆州开发区强化招商引资顶层设计,出台《招商引资促进办法》,确定五大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及行业细分领域位于前列的项目;招才引智及创新创业项目;改造提升现有产业项目;新型传统产业项目;生产性服务业及新业态新模式项目。

围绕产业图谱,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盯世界500强,紧跟优质项目。不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不要;属国家落后淘汰产能的,不要;没有发展潜质的,不要。

为“敲得开门,见得到人,谈得了项目”,开发区招商人总结出招商“四千精神”——跑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出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大员上阵、全员上阵,开发区招商人“遍地撒网,重点跟踪”,奔波在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全国23个省100多座城市,有时一天要换乘出租、地铁、高铁、飞机等4、5种交通工具,招商行程累计超过30万公里。

近年来,招商引资结出累累硕果。

一批世界“隐形冠军”落户:凯迩必是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汽车减震专家,携手恒隆打造汽车电动转向系统项目;伟速达是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汽车安全和进入控制系统集成供应商;法雷奥是世界500强企业,汽车空调技术领先全球,继一二期项目后今年再投资新能源汽车配件三期项目,可新增产值16亿元。3年来,荆州开发区外资签约、在建、投产项目有12个,超过前30年外资项目落户总和。

一批平台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凯乐科技信息安全通信产品总部基地落户,集17大类高端通信设备产品生产于一体,打造大通信产业闭环;投资22亿元的华中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落户,可容纳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五金等百余家表面处理企业入驻,并辐射、服务华中地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南湖电子携手,在荆州开发区共建军民融合雷达产业园;湖北恒隆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助力荆州实现“汽车梦”。

一批融资或技改项目“开枝散叶”:亿钧玻璃启动上市申报程序;五方光电4号车间已竣工,上市申请正在审核;恒隆研发改造牧马人乘用车转向器项目,深入全球乘用车市场;均胜汽车拓展智能驾驶、安全驾驶生产领域,打造中国最大生产制造基地;能特科技新上能泰苯酐项目,开发世界一流的维生素B3、维生素K3和改性塑料生产线。

图为:美的机器人在生产

项目落地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背后

今年5月16日,建成投产不到一年的安波福荆州分公司,举行二期项目签约仪式。去年2月正式签约、4月厂房开建、10月建成投产,安波福荆州分公司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创造了荆州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投产的新纪录。

安波福电气分配系统全球副总裁、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朗智文·阿努说:“我们建设提速得益于荆州开发区以优质服务作保障。我们选择荆州开发区,看中的,正是其高效细致的服务。”签约仪式上,朗智文·阿努向荆州市政府赠送书法作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八个大字,是企业对荆州营商环境的由衷赞誉。

伟速达(中国)公司董事长菲利普·德奎克也表示,经过多方比较,该公司最终选择荆州开发区,主要是看中这里突出的区位优势、完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条和良好的营商环境。

美好置业作为全国绿色建筑业的领军企业,于去年8月进驻园区。截至10月,7层综合楼主体框架已基本建成,用实际行动阐释开发区速度。

荆州开发区管委会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袁野总结项目建设提速的原因,他认为主要有这样几点:党建进工地,实现阵地全覆盖,所有工地都派驻党建联络员,在湖北交投(国企)和湖北沃佳(中外合资)成立党支部;办公进工地,服务零距离送上门;秘书现真功,身份大转变,由“保姆”变“参谋”;联席会议制,服务大提速;清单服务制,企业看菜点单;拉练比进展,拧紧责任弦;“三比一促”,争做奉献人。

行政审批“一次办好”,按照荆州市“一次办好”改革精神,对窗口办理事项进行流程再造,大力推进“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推进“证照分离”,清理103项行政审批事项,推进信息共享和资源统筹。探索工业项目报建阶段告知承诺审批制,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原18项手续简化为4项要求和1个一次性承诺,提速151个工作日。

实行“园区抓秘书、秘书抓项目”的全员传动机制,工作实行“周督月结”。人人都是企业秘书,个个都是“店小二”,推动项目建设与时间赛跑、零距离服务送上门。

投融资领域在创新。探索组建基金公司、城镇化公司、担保公司、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平台,开创多层次资本市场新格局。先后发行“13荆经开债”“双创孵化债”等,拓展融资渠道,为企业解决资金难题,为项目建设提供财力保障。

党建工作在创新。连续3年开展“三比一促”主题实践活动,将招商引资、服务项目、土地收储、征迁安置等重点工作串联起来,比担当、比作为、比业绩、促发展,全面掀起庸懒症整治高潮,坚决反“甩手掌柜”、反“绊脚石”、反“假秘书”、反“西瓜皮干部”。培养“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施行年轻干部培养计划,将“功成必须有我、建功必须有我”的理念根植于开发区人心中。

图为:菲利华高新科技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产业发展

转型发展“老树发新枝”节节攀高

2017年,荆州开发区用2342万现金重奖99家企业转型升级。2018年,荆州开发区送上“开门红”大礼,向企业奖励4600万元。这是荆州开发区管委会发出的强烈信号:鼓励企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

企业纷纷响应:生产线上的技术改造,产品布局上的结构调整,产业园区的平台建设等等,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不遗余力。

老国企敲开全球最严石油大门

7月13日,石化机械沙市钢管分公司庆祝完成“鄂安沧”大型能源项目供管任务完成。“鄂安沧”项目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大型能源项目,沙市钢管分公司从今年3月起至7月,及时完成175.8公里、8.5万吨的供货任务。

该公司技术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新芳介绍,沙市钢管分公司现有直缝钢管、螺旋钢管、高频钢管三条生产线,年产能可达100万吨,是目前国内钢管制造行业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最全面的生产厂家之一。

2015年以来,沙市钢管分公司逐年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共获得专利授权32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数26项、发明专利数6项。2013年沙市钢管分公司通过沙特阿美审核,打开中东石油管道市场大门,现在每年向沙特阿美供货7万多吨钢管。目前该公司钢管畅销20多个国家。

美的冰箱两次获得百万元奖励

美的冰箱荆州公司展厅里,十字对开门冰箱、智能冰箱、5门冰箱……各种中高端产品琳琅满目。该公司生产部部长李晓军说,2017年,湖北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成为荆州开发区销售收入最高的企业。这得益于该公司主动转型,产品提档升级。

2014年前美的公司面向农村市场,主要生产中低端直冷冰箱,虽然销售很旺,但利润不高。原因是中低端产品售价低、附加值低。2015年,该公司研发中高端产品,两年间公司投入8000多万元。

2015年至2017年,美的冰箱年产量从370万台增长至600万台,中高端产品产量占比从20%提高至70%,产值从33.54亿元至52亿元。

2017年荆州开发区管委会两次奖励美的冰箱,表彰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以及在技改、研发方面的投入。

恒隆打造中国“转向之都”

6月12日,湖北恒隆企业集团与荆州开发区管委会正式签约,投资兴建恒隆集团(荆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湖北恒隆凯迩必电动转向系统、荆州智达电动汽车投资项目,共同致力于实现荆州“汽车梦”。

恒隆与日本凯迩必公司共同投资9.6亿元,生产汽车电动转向系统。荆州开发区招商局负责人覃涛介绍,现在国家大力投入研发新能源汽车,恒隆及时转型,开始研发电动转向器。恒隆有市场,凯迩必有技术,两者自然一拍即合。

恒隆计划将荆州园区打造成为中国汽车“转向之都”,把基础材料、模具加工、汽车电子产品与上游零部件集聚荆州,构建汽车零部件制造“绿色产业链”。

一批本土企业,纷纷抓住机遇从自身内部挖潜力,嫁接外部力量促转型,在管理升级、技改升级的同时,实现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通过做大、做强,迈上做精、做优之路。今年以来,荆州开发区有80余家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产业实力、竞争力明显提升。

图为:安波福荆州工厂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实现开门红

绿色发展打造循环经济新平台

2017年荆州开发区设立绿色循环产业园,将绿色化工、纺织印染、生物医药等产业纳入其中,容纳企业74家。园区引进平台项目,实现内部循环;大力推动企业之间循环利用,实现整个园区大循环。

内循环,培育工业产品“美容师”

2017年华中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落户荆州开发区,由惠州金茂实业投资22亿元建设。

荆州开发区招商局副局长蒯红云说,华中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占地1000亩,可容纳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五金等百余家表面处理企业入驻,并辐射华中地区。金茂实业集中建厂房、污水处理厂、检测中心等公共设施,对所有入园电镀企业生产废水统一收集、统一处理,达标排放。

产业园项目负责人杨柽瀚表示,电镀行业排放的重金属对人体和环境都会造成严重危害,国家对该行业环保要求非常严格。目前电镀行业“小散乱”特点突出,集中建设、集中管理和集中治污显得非常必要。华中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是惠州金茂建设的第三个环保电镀产业园区,另两个在惠州和天津,已经成为中国电镀示范园区、集约型示范园区、电镀技术与创新管理示范推广基地。

外循环,变废为宝打造循环产业链

前两年,荆州市为治理大气污染,强制淘汰城区燃煤锅炉。荆州开发区关停燃煤锅炉112台,总容量339蒸吨。

一部分企业改烧天然气,一部分企业则要寻找替代热源。荆州开发区环保分局局长丁家军说,园区80家企业所需热源由荆州热电有限公司提供。集中供热后,整个开发区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879.39吨、氮氧化物725.03吨,为荆州市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发展低碳经济做出贡献。

为保障企业之间资源相互利用,减少企业成本,2017年荆州开发区投入8300万元,对园区所有管网进行互联互通改造升级,公共管网全部对接到每家企业门口,大大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生产运输安全系数。

沙隆达生产出来的富余氢气、氯气和氮气,是其它企业的生产原料,以前都是通过罐子车运输,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存在跑冒滴漏,通过管道输送到企业就要安全环保得多。

沙隆达在新厂区建设管网2.8公里,与周边中欣皮革、楚辉化工、菲利华、众宇氢能公司等10多家企业相连,将公司产生的氢气、氯气和氮气输送到这些企业。

2017年8月,中环水业完善市政污水处理管网共30公里,覆盖园区所有涉水排污企业,现日处理工业污水能力达到1.7万吨,日处理生活污水量达到1.5万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荆州开发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从企业需求入手,构建园区“强磁场”;从发展方向入手,设立项目准入的绿色门槛,企业发展的绿色方向,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实现逐年提升,工业经济发展与绿色环保实现同步推进。

图为:亿钧玻璃厂区

创新发展动能转换新引擎

2017年8月,荆州开发区将军民融合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之一,并设立军民融合暨光通讯电子信息产业园,开展产业链招商。

荆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艳认为,以菲利华、航天南湖、凯乐电子等为代表的一批“民参军”企业,成为荆州开发区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器,引领荆州工业创新发展。

为航天飞船织“护甲”

1966年,菲利华前身、沙市石英玻璃厂成立,1999年改制为民营。20年来,菲利华没有停止创新脚步。

菲利华在上海设立研究院,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建有“石英玻璃材料及石英纤维研发基地”,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合作研发高均匀低羟基合成全透过石英玻璃。

引进国际知名石英专家、原美国GE公司石英国际总经理岸武男,“中国石英玻璃之父”蔡承悌等全球顶级专家,打造技术研发“梦之队”。引进孙绯博士负责立体编织,用3个月完成某军品配套研制任务。

把石英玻璃抽成丝,然后织成布,菲利华克难攻坚,先后为我国“大飞机”“天宫”“神舟”“北斗”等系列国防型号配套开发多种三维预制体产品。

菲利华已授权发明专利37项,成功进入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10多个发达国家市场,生产的石英玻璃棒在日本市场占有率高达70%。

打造雷达产业园新平台

5月20日,荆州市政府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在北京签约,荆州开发区、航天科工23所、航天南湖三方签约,共同建设雷达产业园,力争建成国内一流预警雷达制造企业、规模超过10亿元的行业小巨人。

荆州开发区招商局副局长蒯红云介绍,雷达产业园占地638亩,将于2019年开工建设,3年内建成,总投资额超过21.2亿元,主要研发生产预警雷达和微波光子雷达整机、高端半导体和微波组件、新材料、用于无人机探测的低小慢探测雷达等,预计年收入35亿元。

航天南湖是我国军用雷达、雷达方舱运输平台定点研发生产单位之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预警雷达研发生产基地,40年来先后为各兵种提供几十种性能先进的雷达和电子装备,多型产品荣获省部级优质产品和国防科技进步奖。

量子通信走在科技前沿

7月18日,凯乐科技在荆州公开发布两款量子通信新产品——量子保密数据链通信终端、量子保密数据链存储终端。这是我省量子通信产品首次公开亮相,也是第一次批量生产并投入使用。

2015年,凯乐科技收购上海凡卓、北京中联创投等网络科技公司,布局网络信息智能领域;2016年,凯乐科技量子通信产业化项目落户荆州开发区,新建生产及研发中心,生产量子通信数据链产品等17大类高端通信设备产品;2017年,凯乐科技发起设立赛普凯乐科技信息安全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信息安全和大通信领域;同年,荆州开发区与凯乐科技等16家企业签订协议,总部基地落户荆州开发区。

今年6月,该公司与飞利信累计签订合同4.93亿元,销售量子多网视频会议终端。第一期量子数据链产品研制、设备调试等前期工作已完成,7月1日开始批量生产。

基金链,全程呵护创新发展

从航天航空到雷达产业园再到量子通讯,高科技背后,有荆州开发区不遗余力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努力。

2017年,荆州开发区出台《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设立创新驱动专项资金,从当年起区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奖励创新驱动。两年来,包括菲利华、凯乐科技等在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因创新业绩突出而多次获得数百万元奖励。

荆州开发区还成立5支基金,构建基金链,全程对创新发展进行扶持:积极谋划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去年成立天使基金3000万元;组建湖北清研汽车智能制造创业投资基金3亿元,成立湖北高投荆楚产业投资基金,成立股权激励专项基金2亿元,支持亿钧玻璃78名老职工1990万元购买公司股权,支持五方光电37名老职工1130万元购买公司股权。

荆州开发区始终坚持引导企业加快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步伐,紧紧抓住军民融合产业、光电子通信产业等产业的牛鼻子,打造宽松的金融环境、政策土壤,为发展聚力,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为荆州开发区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新引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