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墙上的赋成文言文考题,荆中这套语文试卷火了……

10月29日是荆州中学高一年级十月月考的第一天。第一场语文考试后,走廊上考生们互放着惊异的目光。

“震惊,荆州某中学竟在试卷中......学生考后都沉默了......”

“感动,这份试卷你该看看,90%的考生都哭了。”

 同学们肆意调侃着刚考完的语文试卷,纷纷表示“这一波真的被老师秀到了”。

 原来,本次的语文试卷上的文言文阅读内容一反常态,选取了同学们熟悉而陌生的《荆州中学赋》作为考题。

荆州中学是首批获得“全国文明校园”的学校,一直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建设。2017年,学校邀请长江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何世龙教授的创作团队为荆州中学作赋,荆州中学校长朱胜祥,语文组和历史组多位教师参与修订,2017年10月完成初稿;2018年6月采用竹简形式实木雕刻制作完成,展示于体育馆前的弧形文化墙。整体古朴典雅,透露着浓浓书卷气。

谁也没想到,每天都会打个照面,擦肩而过的文章会成为考题考到自己。

高一语文备课组的命题老师习锐早有预料。他说:“虽然文章一反常态,但选项设置依旧紧扣文言知识掌握和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考查要求。从考后的反应来看,同学们对此并不抵触,反而觉得很新鲜很亲切。我想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效果。”

考试结束后,荆州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林发刚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朱胜祥校长一直倡导学校的历史和文化校本化、课程化,此次试题的命制是这一倡导的具体化。”

林发刚老师认为:高一的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大多感到比较吃力,有的同学们不知道该怎样学习积累文言知识。出这个题,就是为了同学们了解到,文言表达其实离我们很近,不要把文言文当做是不可亲近的古板老人,它也可以很有趣,很好玩。

其次,这样的方式,也能让《荆州中学赋》深入学生内心,让同学们更加关注学校的历史与文化,更加热爱我们的学校。

《荆州中学赋》古今呼应、虚实对照,共有五段,从时空两个维度介绍了学校的地域特点、历史沿革、学校文化和教育愿景,以及荆州中学搬迁新校后的勃勃生机,很好地呈现了荆州中学的文脉师承和历史传统。《荆州中学赋》文采、韵律兼具,用典、铺陈并行,既有赋体“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特点,更有古为今用的时代气息。

《荆州中学赋》文化墙(部分)
附:《荆州中学赋》原文

巍巍荆中,煌煌芹宫。纪山北峙,荆江南涌。岁在丁酉,筑庠序之新府;时维仲秋,昭鸿志于故都。砥砺熔淬,铸禹夏之镆铘;经天纬地,兴丕业于治世。

斯地也,星分翼轸,地控荆衡。物华郁郁,杞梓彬彬。渔舟唱晚,两湖膏泽南北;千帆鼓浪,一江濡沃东西。鸿生连桡,情怀抚琴之乐;论道孔孟,心系社稷之忧。纵横捭阖,历四百之延祚;策士纷纭,开三国以裂土。屈宋著骚,抒兴亡忧患之始;马融设帐,厚明德至善之基。公安三袁,独抒性灵出格套;张公文忠,绣蟒斗牛曜宇寰。

沧桑荆中,岁月峥嵘。清末癸卯,弦歌新弄。国运多舛,校名频更。兵燹近犯,离乱神伤。上保康,兼郧县,迁谷城,流均县,往长阳,下沙市,徙松滋,还江陵。转烛飘蓬,栉风沐雨。山陬海隅,楩楠跻跻;室寒舍陋,明灯盈盈。丹心耿耿,开民教以弘道;意气洋洋,鼎文化以广兴。

千载风流,于斯为盛。清徽雅量,振木铎于南楚;虚冲守澄,彰师道之百载。勤勉弘毅,不废映雪囊萤之功;求实创新,敢忘先圣前贤之诲?谦和博爱,上祧皇皇明哲;启智树人,下陶喁喁隽英。明德修身,立高行于来籍;慎思博学,继绝学于往圣。寄骅骝以腾骧,名家月涌;慕鸿鹄以翱翔,俊采星驰。绛帐传薪,新风沉韵;树蕙滋兰,芳馨九州!

十秩名序,新黉始成。业炳百世,礼隆三雍。摛笔申志,勒石铭功。丁酉仲秋何世龙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