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内生动力 荆州区为贫困劳动者提供385个公益性岗位 ......

云上荆州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促进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者实现稳定就业,从2016年开始,荆州区劳动就业部门,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户就业,截止目前,已为385位贫困劳动者提供了稳定就业的机会, 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这位正在扫地的贫困户叫贺克万,今年54岁。2009年,贺克万的儿子出车祸后丧失劳动能力,老两口只得轮流守在家里照顾儿子,无法外出工作,一家人的生活,就靠家里的2亩田勉强维持,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今年10月,经过培训和筛选,贺克万正式到村里的公益性岗位上岗,日常主要负责三红村的道路保洁和林木养护,每月有1380元的工资。周六周日休息日时,他还能出去打点零工,一家人的日子逐渐好转。

和贺克万一样,今年48岁的张小菊也是三红村的护林员。2009年,她的丈夫患上尿毒症,巨额的医药费花光了家底,张小菊也只能常年留在家照顾病重的丈夫。如今,张小菊在家门口就业,不仅每月有了固定收入,还能照顾丈夫,扶贫政策解决了他们一家的燃眉之急。

为落实就业扶贫政策,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促进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持续增收、打赢脱贫攻坚战,荆州区就业扶贫专班指导各镇、管理区、城南高新园,开发多个公益性岗位助力精准扶贫。具体人员由村民代表大会推荐、镇级审核、公示等程序确定,并由劳动就业部门集中培训后持证上岗。

荆州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党支部副书记张才告诉记者, 为了让这些贫困户能够尽快上岗,他们聘请了荆州市技师学院、市保洁协会、长江河道管理局、保安公司等单位的专家教授进行授课。同时,对培训结业学院按照每人每天8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和误工补助17.92万元。

据了解,荆州区开发的扶贫就业公益性岗位,重点安排家庭特别困难、自身年龄偏大、劳动能力不足的人员优先上岗,这类人员的工作时间比较灵活,工作内容相对简单 ,主要涉及卫生保洁、护绿保绿、治安巡逻、养老护理、林木看护、道路养护、河湖库管护等10多个岗位类型。自2016年以来,荆州区一共开辟了385个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全区每年筹集500多万元的资金, 按照上岗人员每人每月1380元的劳动收入进行支付。

(记者:孙斌 杨尹)

(作者:云上荆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