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很多人已经与家人团聚。今年春节,有24个在玉树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孩子也回到了青海玉树过年,这是他们九年来第一次回老家过年。而这24个孩子在北京有一个特殊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由102个玉树的孩子和一个妈妈组成。孩子们口中的“何老妈”名叫何江萍,是中华儿慈会益童成长中心的负责人。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去听听他们的故事。
“何老妈”和她的102个地震孤儿
17岁的格来扎西,父母很早就去世了,爷爷将他和姐姐、弟弟三人送到了玉树当地的儿童福利院生活。
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7.4级大地震,福利院被毁坏。年迈的爷爷将姐姐和弟弟分别寄养在两个亲戚家,格来扎西在中华儿慈会的帮助下来到北京学习生活,姐弟三人从此天各一方。
△格来扎西(左一)
回家之前,他想给姐弟两人买点礼物。挑选了半天,扎西决定给他们一人买一条围巾作为春节礼物。
在益童成长中心,像格来扎西这样来自玉树的孩子有102人。他们刚来北京的时候,最大的17岁,最小的才2岁。根据孩子们的不同情况,中华儿慈会安排他们到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北大附属实验中学等学校就读。
今年60岁的何江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加入了益童成长中心。从孩子们来北京的第一天起,孩子们口中的“何老妈”就照顾他们生活起居。
中华儿慈会益童成长中心负责人 何江萍:
我们跟他们说的所有的话,他们都听不懂。他们看到我们的时候,感觉就像看见外星人一样,不会交流。
这些年,经常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和志愿者来到益童成长中心帮助孩子们辅导功课,也帮助“何老妈”分担了不少家务活儿。“何老妈”说,为了让孩子们记得家乡的根,每隔两年会在暑假送他们回一次家乡。
“何老妈”:没时间静养 只想多陪一陪孩子
九年过去了,当年邋遢的小男孩已长成俊朗的康巴汉子,忸怩的小姑娘已出落成美丽的藏族阿佳拉。在“何老妈”的细心照料下,19名孩子已经顺利考上大学,有的孩子也已经参加工作了。而“何老妈”也步入了花甲之年。两年前,“何老妈”被检查出乳腺癌复发,扩散到了肝和肺,医生让她长期静养,她却说“没时间”。因为她想尽量多陪一陪孩子们,再为他们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中华儿慈会益童成长中心负责人 何江萍:
特别难受,尤其是特别肿疼的那段时间,半个身子不能动,要吃止疼药。
因为病情的缘故,“何老妈”的身体免疫力日渐下降,感冒三个月都不见好转,发烧也不见减退,可她说趁着自己还能走得动,想护送孩子们一路回家。
许多孩子一提起“何老妈”的身体状况,眼眶里就含着泪水。玉树地处高原,环境恶劣,他们并不想让“何老妈”送他们回家。
索南求朋:你在这边好好休息。
何江萍:我去一趟西宁,也不会没命的。
索南求朋:那边海拔我害怕万一出现问题,那后果不堪设想。
仁增卓玛:老妈,你不能冒险。你想看风景,我们给你拍;你想看我们,我们可以给你录视频。我们只有一个你。
何江萍:别哭了,以后恐怕我想送你们,还送不了。我以后身体更差了,西宁都去不了了,所以抓紧时间跑一趟,可能是送你们最后一次。
索南兰周:我们小的时候听你的话,我们慢慢长大了,你就得听我们的话,做乖妈妈。
尽管孩子们死磨硬泡地劝说,“何老妈”还是没松口。孩子们知道拗不过“何老妈”,就打起了火车票的主意。第二天,孩子们成功地把“何老妈”的票藏了起来。
中华儿慈会益童成长中心负责人 何江萍:
我争取把身体调整好,能多陪伴他们几年,让他们都能上大学,然后看到他们大学毕业。
列车缓缓开动了,孩子们在车窗里和“何老妈”告别。而车窗的另一头,“何老妈”一边挥手,一边也在偷偷地抹去眼角的泪水。
孩子们久别的“团聚”
列车徐徐驶出北京西站,这是孩子们离家九年来第一次回家过年。回家过年是孩子们盼望已久的事情,一路上,车厢里充满欢歌笑语。九年前,尕毛的爸爸被玉树地震夺走了生命,当时她只有七岁。
德乾尕毛:
他的去世,对我打击挺大的。其实前一天晚上,他不在玉树。然后我就跟他说,你必须回来,我想你了。然后他就回来了,第二天就发生地震了。那天早上,我还跟他生气,那是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所以我觉得一切都是我的错。
2010年,在中华儿慈会的帮助下她来到北京,没过多久,中华儿慈会启动“爱心助养计划”,德乾尕毛进入了一个“爱心家庭”。勤奋好学的尕毛成绩非常优秀。过去九年,她获得过多次海淀区“三好学生”和北京市“三好学生”称号。
德乾尕毛:
我觉得我很幸福,地震之后我还多了一个家,爸爸妈妈对我很好,我们就像朋友一样沟通,我也想玉树的妈妈。
二十多个小时后,列车到达了西宁。孩子们还要转乘十五个小时的长途大巴才能回到玉树。转乘上大巴,也就意味着家越来越近了,虽然路上他们翻过5200米的雪山,有些孩子出现了高原反应,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内心的激动。
索南求朋:就感觉心咚咚,怎么那么慢。
次成:特别心急,马上就能见到自己的家人了。
格来扎西:激动,特别想把姐弟都聚齐了。
德乾尕毛:有种倒计时的感觉。
△德乾尕毛
就在尕毛倒数回家的这一刻,她的家人也在家里准备好了一桌子菜。
德乾尕毛的大姐 索昂拉毛:
做了包子,煮了肉。她喜欢吃藏族的炒面,还有人参果,都给她准备了。
害怕尕毛不习惯藏区生活,二姐还特意为她新装了一个热水器。一边是归心似箭的孩子,一边是翘首以盼的家人。彼此的牵挂,让回家的路不再遥远。
经过了两天两夜的长途跋涉,孩子们终于到达了玉树。前来接尕毛的是她的妈妈和八十五岁的奶奶。
尕毛的家在玉树市结古镇,现在的房子在当年地震的原址上重建起来的,回到这里,尕毛的心里还是会很纠结。
德乾尕毛:
当年爸爸就是在这里被挖出来的,当时我就懵了。有的人说如果没有当时的地震,我就不会在北京读书,不会有那么好的生活,可是我宁愿不要,我只想有一个完整的家,我那么努力地学习,如果他能看见该多好。
得知尕毛回来的消息,亲戚们纷纷来到家里,看望尕毛。说不尽的家长里短,家人们体会着难得的团聚时光。此刻,对于阔别故土九年的这些玉树孩子来说,终于不再有离家千里的思念。
根在玉树,家在北京。无论生活给了他们多大的考验,“何老妈”和社会给予了他们最大的弥补和关爱。而孩子们的努力、懂事和善良是对这些关爱最好的回馈。他们在这个年虽然和“何老妈”分别了,但却是为了回老家团聚。无论是分别还是团聚,都充满了温暖。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