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松滋!

今天我们走进松滋市,松滋如何从一个偏僻小城,成长为一座工业新城、生态之城。



松滋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素有“金松滋”的美誉。

我的成绩单

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国家园林城市、湖北省文明城市、湖北省卫生城市、湖北省生态示范县市、2018年度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中国楹联文化市等称号。正加速冲刺“全省同类领先、荆州县市率先”的目标。

工业新城

走进松滋,一股历经岁月沉淀的酒香令这座山城心醉,这是白云边酒厂发出的独特香味。

走进酒厂的生产车间,现代化的机器来回穿梭,粮食在发酵中散发阵阵香味。今年54岁的车间主任董友新在白云边工作了30多年,他介绍,以前粮食的出池入池、摊铺晾晒全靠人工,现在则实现了全部机械化。善于创新、敢于创新,是董友新对白云边的“定义”,30年来,他亲眼见证了白云边在改革浪潮中的发展壮大。

湖北白云边股份有限公司酿造车间主任董友新表示,他们企业发展相当迅速,从他88年进厂只有1000多人,到现在有5000多人,那时候只有一个生产区,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三个生产区,以前占地只有500亩,现在发展到了2000亩。

如果说白酒酿造只是工业企业的1.0版本,那么发展工业旅游则是白云边工业的2.0升级版。近年来白云边投资超过2000万元打造绿化景观,白墙黑瓦徽派风格的厂区建筑,江南园林式的厂区设计,奠定了白云边“工业旅游”、“生态酿酒”的基础。

40年来,白云边从当时的小作坊,到如今成长为中国白酒工业十强;从名不见经传,到成为中国兼香型白酒的代表;从默默无闻,到实现年销售收入突破40亿元,年上缴利润10.2亿,成为松滋工业的顶梁柱。

记者在松滋临港新区车阳河码头看到,苍穹之下,江面如镜,数十艘货船静卧在车阳河码头附近。大地之上,发展似火,塔吊挥舞铁臂,舞动着头顶的蓝天白云。以荣成纸业、嘉施利化肥为代表的一批大型企业相继在松滋临港工业园落户、扩产,这里已然成为松滋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可能您不会想到,八年前这里还是长江边的一片荒坡。短短八年时间,这里已经成为占地17平方公里,总产值达80亿元的临港产业新城。一个小小的车阳河港,却带活了过百亿的产业园。

松滋市陈店镇党委副书记易继山表示,八年来临港新区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现在政府进行投资13个亿以上,吸引外来投资将近400多个亿,先后落户企业有28家,现在已经投产有16家。到2017年年底实现产值达到80个亿,创了税收1.76个亿。

生态之城

如果说工业强市、产业振兴是一首激昂的歌,那么生态立市则是一幅优美的画。工业强市与生态立市“两全齐美”,工业新城、山水绿城与口岸江城“三城合璧”。眼前是美丽的稻谷溪湿地公园,公园内鸟语花香、水清岸绿,随处可见跑步、骑车、赏景的市民。

远山如黛,近水含烟,小楼幢幢,白墙青瓦,田野青青,绿意盎然。走进洈水镇,这里景色自然天成、环境生态原始、山水相映如画,地处湘鄂边界,不仅是四邻八乡羡慕的村庄,更是城里人观光旅游的聚集地。

在美丽的洈水水库,记者了解到以前洈水镇北闸村,一直是一个贫困村,得益于洈水旅游的发展,现在的北闸村已经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可以看到初秋的山林,层林尽染,一栋栋村居民舍点缀其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过去一贫如洗的洈水居民,都开起了农家乐。北闸村村民向甜甜经营的饭庄,一年就接待游客上万人次。

昔日的穷乡僻壤变成了今天松滋最亮丽的一张旅游名片。以旅游为突破口,谱写了乡村振兴的优美乐章。

这就是松滋!叫我怎能不为它打call!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