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荆楚民间工艺,沙市这个“篾匠村”有了新名片

沙市区岑河镇陈龙村由原黄场村与陈龙村两村合并而成,在这里曾流行这样一首歌谣:有女不嫁黄家场,黄家场,打箩筐,吃稀饭,哈辣酱。这个村庄经历了贫穷的过去。但现在,这里迎来了乡村振兴的新时代。

一进入陈龙村,年味依然很浓,随处可见的竹制品,把村子打扮得古色古香,家家户户挂灯笼、贴春联,红色点缀其间,组成一幅别样的美丽乡村画卷。

在过去,陈龙村一直不太富裕,不是因为人懒,而是因为地少人多田不肥。于是家家户户利用房前屋后的土地,种起了竹子,也因此,这里的人都有一手扎篾器的绝活。此外,这里的木匠、瓦匠也非常有名。凭着这些手艺,虽不足以大富大贵,但也能养家糊口。随着时代发展,手工艺品受到了冷落。

如今,生活越过越好的人们对乡愁有了新的理解。古老的工匠之村,如何摇身一变,成为美丽乡村?结合实际,经过反复研判,最终,陈龙村的发展之路被定位为荆楚工匠第一村。以村委会为主体树起样板,栽种本地各种竹子几十种,打造百竹园,并修建竹制凉亭、百姓大舞台、旅游厕所等,全面振兴乡村民间手艺。

在这里的工匠馆内,陈列着竹制的桌椅板凳、灯罩果盘,以及裱花框架,大大小小几十件,无一不体现着古老的工匠精神,产品精巧雅致,别有风味。最吸引人的,是一套古色古香的全套喜床,已经有人出资超过成本数倍的价格,想要买下来。而这也是陈龙村下一步将打造的工匠产业。

古色古香的全套喜床

南临荆州开发区上海大道,北至北京路延伸线,毗邻岑河机场,陈龙村的交通优势得天独厚。依靠竹子这门老手艺,确定了发展方向之后,陈龙村经历了村容村貌的大变样。以前在武汉、广东等地做蔬菜生意的周中国,回乡创业,不仅准备在这里大搞蔬菜产业,还开起了农家乐。

2018年以来,沙市区从特色出发,抓乡村振兴。目前,已经筹集2000万资金,用于打造乡村振兴的五个示范村、十个试点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