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荆州治水工程:控源截污 西干渠正“蜕变”

西干渠,曾被称为荆州“龙须沟”,如今,它一步一步实现“蜕变”。

荆州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是一座依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对此,家住荆州开发区三板桥社区的李姨爹深有体会,因为他家附近的西干渠就曾是一条备受诟病的“污水沟”。

西干渠是四湖流域主要排水干渠之一,总长90.5公里,汇流面积809.35平方公里,起于沙市雷家垱,途经沙市区、荆州开发区、江陵县、监利县,兼具防洪、排涝、灌溉、调蓄等多重功能。

正是这样一条穿主城区而过的河流,因为水污染问题,成为沿线居民心中的痛。

“很长一段时间里,西干渠的脏乱差和污染令人难以想象。”李姨爹告诉记者,由于历史原因,西干渠沿线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全部沿着沟渠直排,致使水体又黑又臭,沿岸垃圾也堆积如山。

“现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西干渠整体面貌有了极大好转。”李姨爹表示,水面上常年漂浮的垃圾不见了,水在夏天也不发臭了。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相关部门大力推进城区黒臭水体整治,西干渠成为重中之重。此前,通过利用引江济汉工程,实施江河湖连通工程,完善生态补水机制,西干渠水质已得到明显改善。

但治水必须治源,为让“一渠清水流长江”成为现实,经过多轮调研和论证,2018年,西干渠(开发区段)沿线主干道截污工程正式展开。

近日,记者来到荆州开发区长乐路(该路段位于西干渠沿线),看见施工人员正忙着铺设污水收集管网。据现场项目负责人介绍,西干渠(开发区段)沿线主干道截污工程西起豉湖路、东至上海大道,自2018年开始施工,预计2019年底前完工。届时,西干渠沿线的生活污水将通过这些新铺设的污水管道流入城市污水管网收集系统,随后以地方铁路线为界,以西进入红光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以东进入中环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彻底杜绝生活污水直排。

截污工程只是西干渠综合整治方案中的一环,清淤工程、生态驳岸植被恢复等将工作也将逐步实施。根据统计,截至目前,西干渠流域截污工程主管网建设已完成工作量的60%。清淤工程也已完成底泥测量、环保检测、总体方案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全方位改造中的西干渠,正“蜕变”为一条跃动的“绿色脉搏”。

(作者:记者 徐祉晔 通讯员 肖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