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 | 欧阳山:从荆州走出去的文学大家

云上荆州报道:今年是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在这100年的奋进征程中,荆州涌现了一批批典型青年,他们在奋斗中昂扬爱国之情,在爱国中激发责任担当。从今天开始,荆州新闻联播推出系列报道《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聚焦100年间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荆州青年形象,展现他们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首先来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亲自关心、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左翼作家欧阳山,看他如何用飞扬的青春将自己锻造成一名坚定无产阶级信念的文学战士。

欧阳山,1908年生于湖北荆州,原名杨凤岐,现代作家,著有作品《玫瑰花残了》、《英雄三生》、《前程似锦》、《一代风流》等。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文艺界的领导工作,历任中国作协广东分会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2000年1月被授予中国文艺界最高荣誉"中国文联荣誉委员"纯金证章,2000年9月,欧阳山因病医治无效在广州逝世,享年92岁。

暮春时节,宁静傍晚,江陵县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浦士培正在家中查阅资料。一篇登载于1984年《湖北日报》的文章《花城叙旧》引出了这位84岁高龄老人的一段久远记忆。1982年,浦士培在编纂《江陵县志》时,为搜集欧阳山的资料,与同事远赴广州拜访了时任广东省文联主席的欧阳山先生。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1月荆州光复,衙门垮台,祖籍广州的养父失业后带着三岁的欧阳山回到广州。1924年16岁的欧阳山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小说《那一夜》,1926年他成立广州文学会,出版《广州文学》周刊,并任主编。

1927年,19岁的欧阳山在中山大学旁听鲁迅先生讲课后,认识鲁迅。年底,欧阳山在广州起义失败后离开广州前往上海,走上职业作家之路。1932年,24岁的欧阳山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创作倾向发生变化,作品主要控诉统治者的暴行和揭露社会黑暗,有短篇小说集《鬼巢》、《生底烦忧》、《青年男女》及描写广东水灾的中篇小说《崩决》等。可以说,欧阳山在青年时代就将自己的创作与祖国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

1941年,33岁的欧阳山来到延安,随后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和整风运动,1946年完成反映边区经济发展和农村新貌的长篇小说《高干大》,这是革命文艺工作者实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最早的硕果之一。从1957年开始,欧阳山着手创作酝酿了长达15年之久的长篇巨著《一代风流》。1989至2000年,欧阳山又以“广语丝”为题,写出了情文并茂、脍炙人口的杂文共120篇,结集为《广语丝》3集。

久居他乡,不忘故乡,欧阳山始终记得他的根在荆州,每每向国内外文学界、新闻界介绍身世时,欧阳山就会自豪的告诉大家,我是荆州人。欧阳山以一个革命硬汉的姿态,将写作和战斗延续到了生命的终点,践行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诺言。

(记者:何进 卢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