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留学生学剪纸,快看都剪了啥?

为进一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国际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近日,长江大学国际学生中华优秀文化体验系列课程——非遗剪纸课程开班。

剪纸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长江大学非遗社副社长孙嘉文是此次课程指导老师,她为学生们介绍了剪纸的来源、准备、样式、图形、用途以及代表的意义,重点介绍了中国民间剪纸的文化历史和艺术语言,并演示了动物、团花等主题的裁剪方法。

学生们在老师带动下热情高涨。来自墨西哥的硕士研究生宝拉同学表示,这次课程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决心学好汉语,深入了解和研习中国文化,搭建起中国与墨西哥的友谊桥梁。

据长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曾亚军介绍,学校计划为国际学生们开展一系列中华文化体验系列课程,本次剪纸课是系列课程的第一节课,后续还将开设书法、中国结、刺绣等课程,并将与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学社、楚文化研究院、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荆州博物馆、楚王车马阵景区、关公义园等开展合作,立足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逐步打造来华留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基地。

(作者:记者沈微 通讯员熊肖 伍廉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