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报告】监利县汪桥镇欣阳村村主任胡体慧:做三种人,携手走致富路




逐梦路上的带头人

“要致富,看干部。在追逐富裕梦的道路上,首先自己应该是一个带头人”。监利县汪桥镇欣阳村村主任胡体慧深知新型市场主体带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这也一直是欣阳村脱贫致富的短板。

2018年他身体力行,联合本村的胡体清等四个农户,率先成立了耀富合作社,专门从事稻虾养殖与技术服务。养殖面积从最初的20亩发展到180亩,年收入达到36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富裕户。由此带动欣阳村成立专业合作社达到5个,培育王定海、胡体华、刘绍军等贫困户成为了稻虾养殖大户,贫困户稻虾连作面积达到121亩。

致富路上的领头人

他经过调查认为,土地流转能稳定和增加贫困户特别是无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弱的贫困户收入,主导产业能提升土地使用效益,进而推动促进土地流转。由此,他在谋划欣阳村脱贫致富途径时,重点放在做土地文章,兴主导产业上。

在具体实施上,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是以村为主体流转土地,经整理改造再流转,既可示范带动又能增加集体收入。二是推动招商和户间流转,将土地集中到大户、合作社以及能人。经过多方努力,首笔村级土地流转合同于2018年9月底签订。村级流转土地360亩,经再流转预计可增加村级收入3万元以上。在示范带动下,仅2018年一年全村土地流转达到1624亩,引进胡名峰等6个种养殖大户。66户贫困户中有36户流转土地,面积达到285亩,可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14万元。全村稻虾连作面积从无到有,达到2618亩,成为欣阳村继光伏发电、重资产招商之后又一主导产业。

扶贫路上的贴心人

他受命于脱贫攻坚关键时刻,他将脱贫攻坚之策放在“精准”“贴心”上。他常说,贫困户人穷但志不穷,对贫困户要“贴心”,致贫原因千差万别,施策要“精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所包保的胡金山、胡体典、胡名勋等三户贫困户,隔三差五地会听到他问寒问暖的声音,遇事则随叫随到。贫困户胡名勋体弱多病,老伴残疾,其房屋因年久失修,逢天气恶劣就摇摇欲坠,胡体慧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积极向上反映争取,他多次与工作队、第三方机构一起实地勘察、鉴定评估,组织拆房建房,2019年春节前胡名勋终于住进了新房,老人逢人便说,胡体慧是个“实干郎”。与胡名勋一起住进新房的还有朱凤保等8户贫困户,至此,欣阳村贫困户危房改造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朱再德等10户是欣阳村最贫困的贫困户,多为年老多病、孤寡老人,为建立长效的帮扶机制,他主持制定了《欣阳村光伏发电扶贫收益分配办法》,确定按年总收入的30%进行帮扶,切实让这些老人感受到了产业扶贫的实惠。为推动产业发展,提高贫困户发展生产稳定增收的能力,他组织5个专业合作社和名宇米业因人施策联结帮扶26户,让贫困户劳有所获、产有所销、生产无忧、自信力倍增。

胡体慧的勤奋、诚恳和一心为民的做法打动了村民们,全村凝聚力和向心力与日俱增,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许多村民称赞胡体慧说:“胡主任为我们村办的好事、实事像虾田里的虾子,只能看得见,就是数不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