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长宁地震救援目击:“救人是第一位的”

6月18日23时许,四川宜宾市长宁县的震后安置点依旧灯火通明。

6月17日22时55分,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此时已经过去逾24小时,救援依旧在继续。

在长宁县双河镇广场安置点,记者看到,60多顶蓝色帐篷已经搭建完毕,附近的360多名受灾群众在这里得到了妥善安置。24小时没合眼的民兵和志愿者,在等待下一批救灾物资的到来。来自社会各界的救援力量,将这里变成了爱的汇聚点,矿泉水、方便面等生活必需品基本可以满足需要。

在广场西侧的双河中心卫生院帐篷里,25岁的医生谢子鹏很是忙碌。地震发生后,他和值班护士杨珊不顾余震的危险,第一时间从晃动的房屋中转移出3名行动不便的患者,并及时抢运出救援物资和药品。

借助车灯,谢子鹏在空旷地带为受伤群众包扎伤口。“救人是第一位的,能帮一个算一个。”他一边忙碌,一边对记者说。

截至6月18日16时,此次地震造成13人死亡、199人受伤、14万余人受灾,部分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受损。

记者了解到,四川省市两级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调集3000余人陆续到达灾区,开展人员搜救和生命救援。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从成都和泸州调派3支共50余人的应急医疗队,连夜赶到灾区开展救援工作。

各方力量,紧急驰援。

6月19日凌晨0时30分,记者在双河镇广场北侧的一处空地上看到,33岁的退伍军人向辉正和一队民兵一起,正有序地搬运新到的帐篷和各种物资。

地震发生后,身在宜宾的向辉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参与救援。18日凌晨3时左右,他就到达了长宁县。“如今,群众防震减灾的意识明显提高了,社会救援力量也比以前更规范有序。”向辉说。

在广场南侧的长宁青年志愿者服务点,27岁的汪林正通过手机与同伴交流救灾物资的安置情况。

汪林是长宁县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地震发生后,他和微信群里的18名朋友很快开始讨论如何参与救援。“人员组织、救灾地点、集合时间、交通情况……”他最担心的是第二天的路况,但实际情况要比他想象中的乐观。

据了解,为避免交通拥堵,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启动了地震二级响应开展道路抢险。灾区周边已经对交通实施管控。从宜宾市区到灾区的路上,沿途开设了救援绿色通道,社会救援车辆分批分流进入灾区,而武警、交通、民政、医疗等车辆可快速通过。到18日下午,已全面抢通长宁、珙县通往震中的主通道7条,保障各类救援力量顺利通过。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救援还要继续。”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午夜时分,震后安置点的群众进入梦乡,救援者还坚守在岗位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