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比赛现场。
7月14日,2019第二届UCL高校电竞联盟挑战赛总决赛在浙江杭州落下大幕,64支分战区冠军队伍经过竞争决出了全部4个项目的冠军归属。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UCL也宣布与职业战队RW达成合作,挖掘有潜力的大学生选手走向职业赛场。
看上去,高校电竞赛事不仅是大学生们展示自我的舞台,也能成为一座帮助他们通向职业电竞的桥梁。
而对于成长中的中国电竞而言,一个成熟的高校电竞赛事,其意义恐怕绝不只是实现赛事版图上的扩大,甚至有可能维系着中国电竞的未来。
电竞产业需要全方位的人才保障体系。
中国电竞急需高学历人才
当下中国电竞的发展有目共睹,顶端的职业电竞战队过去一年拿下多项世界冠军,底部的群众基础也在不断壮大。数据显示,2018年电竞用户超过2.8亿,2019年预计会达到3.5亿,然而一片大好之下,中国电竞依然存在着隐忧。
上月出炉的《2019世界与中国—全球电竞运动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去年年底中国电竞只有26%的岗位处于人力饱和状态,近15万劳动力缺口短期无法补足;不久前《人民日报》也刊文:未来5年中国电竞人才需求将达到200万。
一切迹象显示,人才储备已经成为中国电竞能否持续性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在海量用户和电竞行业从业者之间搭起一条桥梁,更成为当下解码人才缺口的钥匙。
同样来自《2019世界与中国—全球电竞运动行业发展报告》的数据似乎给出了一个方向,中国的电竞用户中本科学历占比39%,硕士以上学历占比6%,高中职校学历占比47%。
即便学历占比与当下实际在校学生的数量并不完全挂钩,但大学生群体以及从高中即将升入大学的群体显然已经成为中国电竞用户的主力军。
今年早些时候出台的《2018中国电竞用户调研报告》通过对电竞用户的职业分析也提供了佐证。
以《王者荣耀》、《英雄联盟》几款主流电竞游戏为例,在校大学生比例约占55%左右,至于未来将要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其比例也超过10%。很显然,在校生尤其是大学生与中国电竞用户的重合度极高。
而从行业从业者身份分析来看,大多数也都是从最初的玩家继而成为行业中的一分子。相关调查显示,当下34%的中国电竞用户有在电竞行业从业的意愿,其中87%的用户都是因为兴趣驱动。
高校学生了解赛事情况。
电竞产业不仅是打比赛
或许有人会问,一个赛事如何能够实现这种用户到人才的转化,这里就要提到高校赛事的平台和纽带作用。
对于大学生玩家而言,参与一项赛事或许是他最近距离接触这个产业、这个行业的渠道,而一项大型赛事的落地和推广在学生群体中的辐射作用同样难于估量。
以本届UCL为例,赛程长达97天,共覆盖全国32个赛区、500所高校,参赛人数近3万,8个线下海赛区以及24个线上赛区,其中16场海选直播的累计观看人数就达到4500万。
毫不夸张地说,高校赛事就形同一个载体,可以让电竞中的各种业态沉浸到学生群体中,这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对于学生用户未来的职业选择显然会有积极的影响。
至于眼下UCL携手RW战队,筛选表现优异的大学生选手直接加入职业俱乐部的试训,这又让人才输送的路径变得更加快捷。
必须承认,从大学生玩家变身职业电竞选手,成功概率可能并不大,但就像负责赛事的腾讯体育赛事中心总监时延奎所言:“电竞行业并不只有职业选手一个岗位。以一个赛事为例,涉及到行业中包括解说、直播、后期、赛事组织运营、数据分析等多个岗位。”
说的更直白一点,求贤若渴的电竞行业能够给有志于此的大学生们更多选择,而高校赛事就是提前到来的试炼场,高校生可以借此更早接触电竞,更加了解电竞。
考虑到国内电竞教育起步晚,很难与企业无缝衔接,在校生也无法获得更好的实践平台,UCL这样规模化、专业化高校赛事更被赋予了链接课堂与社会的重要角色。
电竞人才需要“蓄水池”
某种程度上,当下也不仅仅是电竞行业向高校提出人才需求,对于未来走上社会的大学生,电竞这个新兴行业也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从《2019年度中国电竞人才发展报告》的满意度调查一项来看,56.87%的从业者对目前的工作持满意态度,只有不到1成的从业者表示并不满意。
此外,电竞从业者中有43.45%的受访者在过去一年中迎来过工资上涨。
很显然,中国电竞处在一个好的时代,但远未达到巅峰,按照时延奎的说法,中国电竞的未来依然取决于人们的认知。
“现在的大学生群体将是未来生产力和消费力的主导,更重要的是,他们意识层面对于电竞的态度,未来主流人群的认可会让电竞到达一个新的高度,那时候人们看待电竞就像看待足球、篮球、乒乓球一样……”
一言以蔽之,因为中国电竞的迅猛发展,UCL这样的高校电竞赛事应运而生,而其成熟、壮大的背后,扮演的是电竞人才的“蓄水池”,提供的是未来电竞持续上行的支撑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