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景云:一家三代12名党员,初心使命薪火相传


云上荆州报道:郭景云,今年83岁,党龄66年,一辈子最挂心的就是年轻一辈能否把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精神传承下去。19年前,郭景云退休不褪色,开始义务宣讲延安精神。他不仅自己始终牢记先辈们“爱党、为党”的红色革命精神,更将“感党恩、跟党走、听党话”的追求和信仰深深根植到儿孙们心中。

红色种子在这个家庭生根发芽


讲台上,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精神抖擞,话语铿锵。台下,孩子们聚精会神,听得津津有味。9月1号,沙市区实验小学。郭景云以“传承红色基因,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为孩子们讲“开学第一课”。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一封信、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的爱国诗,郭景云用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小故事教育同学们,一定要心中有信仰,行动才有力量,而24字核心价值就像人生的扣子,更是生活的镜子,也是我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需要汲取的重要精神力量。

像这样的义务宣讲,郭景云坚持了19年。19年来郭景云奔走在机关、企业、学校、街道、农村,大力宣讲延安精神,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激励一代人。是什么让老人从花甲讲到耄耋之年?郭景云的回答是:“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1936年,郭景云出生在汉阳。4岁时,父亲郭玉华在抗日战争中不幸牺牲,母亲婉拒抚恤金,带着幼子回到老家。1952年1月,在汉口当学徒的郭景云参加了武汉市“三反”“五反”运动,后被评为武汉市五金系统优秀工作者。1952年7月15日,在武汉市总工会的推荐下,郭景云进入湖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学理论、听报告、谈理想,虽然生活艰苦,他始终卯足了劲,刻苦学习,努力汲取精神养分。在这个革命的熔炉,郭景云收获了三块人生基石:跟着共产党走,服从组织安排,忠诚为人民服务,受益终身。

跟党走、听党话。郭景云还把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作为人生礼物送给子孙们,从子女到孙辈,他都要求大家“少年入队、青年入团、成年入党”,激励子孙一路向前。

在红色精神的指引下,这个四代同堂的大家庭里,共有党员12名。


风引领家风 行动传承信仰

爱党,就用实际行动来践行。清清白白、干干净净,是郭景云坚守了一辈子的红线,也表达着他对党的爱。他将这份爱化作言传身教,不断影响着子孙,激励他们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昂扬前行。


1996年,时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的郭景云退休了。不久,郭景云接到了一个企业的邀请,想聘请郭景云为该企业顾问,工作轻松,报酬丰厚。

义务宣讲延安精神,郭景云有“四不”规矩:不接、不送、不吃、不收。近的地方,老人走路去,远的地方,就乘公交车。遇上实在推辞不掉的“讲课费”,也全数上缴。

郭海鹰是郭景云的第二个孩子。1976年,16岁的郭海英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来到石首。当时郭景云正任石首绣林镇党委书记。原本,郭海鹰本可以分配到条件相对较好的知青点,但父亲却建议他去了条件较差的城郊生产队,这一去,郭海鹰扎扎实实干了三年挑粪工。



父亲的以身作则和严厉要求,把踏实干事印刻在子女心中;郭海英在艰苦环境中的埋头苦干,淬炼出实干担当的优秀品质。在当了5年兵,又在基层干了8年多,1992年,郭海英凭借过硬的个人综合素质顺利考入荆州市公路局工作。在公路局工作的28年间,郭海鹰分别在费收科、计划财务科、老干科工作过,不管在哪个部门,郭海鹰都严格自律、不循私情,从不做放弃原则,违背政策的事情。



受 “踏踏实实干事”的家风熏陶,郭海鹰的女儿郭书廷从小品学兼优,大学毕业后,考入珠海市第一中学任教,并担任班主任。工作6年来,郭书亭用勤恳敬业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尊敬和感谢,多次被当地教育部门、学校评为“优秀教师”。

如今,郭书廷的孩子已经两岁了,作为这个家庭的第四代,郭书廷也将把“爱国、爱党、爱家”的好家风传递给这个小宝贝。

良好的家风、严格的家教,郭景云用言传身教帮子孙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更在润物无声中为他们立起人生坐标,使其终身受益。



(记者:胡威虎 卢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