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荆州人的追求!

守护一江清水东流

绿树依依山河翠,碧水悠悠绕城郭。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滨江城市——荆州,自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全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立足打造平原湖区森林城市群,“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荆州”,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市民生态意识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了林城相融、林水相依、林路相连、林庄相伴的森林城市格局。

无论是市中心城区、偏远乡村,还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乡村公路,处处绿树成荫、景色怡人。“绿色”成为荆州的主色调,在荆州人心中,“绿色”更是一种坚守、一种追求。

高位推动凝聚“创森”合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全市瞄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城乡一体统筹发展,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为此,市委、市政府将“创森”纳入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五城同创”的重要内容,绘就“万里长江,美在荆江”新画卷,强化责任、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形成了森林城市建设的强大合力。

市委市政府还成立了高规格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指挥部和荆州市关注森林城市活动组织委员会,组织开展系列关注森林活动,形成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市县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格局。

全市立足平原湖区林水相依生态特色,科学编制了《湖北省荆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6年)》,提出了“水乡林城,生态荆州”规划定位和“一江带四区,五脉汇六廊,八核融多点”空间布局,重点实施了城区绿化工程、村庄绿化工程等20大重点工程,绘就“万里长江,美在荆江”新画卷。

在《规划》的指引下,全市上下掀起了一个个“创森”热潮,森林资源总量、质量节节攀升,生态保护不断加强,生态文化逐步繁荣。

荆襄河湿地公园风景怡人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派和谐

全市以生态为灵魂、绿色为支撑,把打造城市景观、大力植树造林作为城市建设的切入点,“大地植绿,心中播绿”同步推进,大力实施长江防护林、精准灭荒、血防林建设、古树名木和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补偿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不断拓展森林城市的内涵和空间,有力推进了林业生态建设进程,展现出“城在林中藏、市在林中造、水在林中绕、人在林中行”的城市新貌。

市中心城区按照“城市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河渠林荫化、居住小区花园化”的思路,建景显绿、见缝插绿、拆违还绿,新建和改造关公义园、方特、园博园、临江仙公园等城市公园绿地和各类游园,建成了荆沙河、西干渠等生态廊道和观景林带,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总面积达到922.81公顷,建有综合公园14处、社区公园23处、带状公园4处、专类公园13处,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74%,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78平方米,新建大型生态停车场4个,创建生态文明示范社区123个、生态文化示范企业25个、绿色校园39个,基本形成了森林生态体系、森林文化体系和城市森林支撑体系。

全市还以“森林城镇”和“绿色示范乡村”为平台,强力推进通道绿化、口子镇绿化、洲滩造林、村庄绿化、农田林网等建设,全市集中居住型村庄林木绿化率达70.33%,分散居住型村庄林木绿化率达17.60%。15个乡镇获评“湖北省森林城镇”,526个村建成“省级绿色示范乡村”。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考察荆江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市率先在全省打响了长江两岸造林绿化战役,实施长江防护林、荆江两岸造林绿化、荆州古城内外环森林生态建设、江汉运河生态景观等工程,加强通道绿化和环湖纵深林带建设,道路绿化率达85.57%,城区道路绿化率达到100%,河流型水岸绿化率为94.36%,湖泊型水岸绿化率为96.97%,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覆盖率均超过90%,成功创建了11个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并创建了洪湖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同时调整树种结构,完成林网农田建设面积582.44万亩,建成纵横交错的农田林网。

“创森”以来,全市年均造林超60万亩,累计新增造林213.15万亩,森林面积增至627万亩,市域森林覆盖率从30.66%增至36.69%,各项创建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标准。

建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4个,森林保护面积1.22万公顷,建立了4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10.1万公顷,物种保护小区4个,保护区面积28.53万公顷,有效保护了荆州重要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湿地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

森林“进城、上路、入村”,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优势日益显现,成为我市又一靓丽名片,彰显荆州绿色发展的张力。

弘扬生态文化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把“人人参与森林城市创建,个个分享林业发展成果”作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活动,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达90%以上。

广泛开展“创森”宣传。印发《荆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心中播绿活动工作方案》,联合中、省、市媒体开展“创森”专题宣传400余次,印发“创森”简报230期。积极开展“创森”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六进”活动,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国省道出入口等户外醒目位置设立“创森”大型T牌,车站广场树立“创森”宣传栏和海报,户外大型显示屏播放“创森”宣传标语和宣传片,公交车和出租车显示屏播放“创森”宣传标语,在文体校园、医卫场所、商场酒店设立“创森”宣传栏,张贴“创森”宣传海报,利用宣传栏、横幅、广场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创森”,营造良好“创森”氛围,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达90%以上。

加强生态文化教育。每年年初市领导率先垂范,带领广大市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全市共设立义务植树基地62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3%。新(扩)建各类科普教育基地13个、生态文化教育基地15个,松滋洈水国家湿地公园和环荆州古城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馆相继建成。天鹅洲自然保护区建成麋鹿博物馆,出版了《生态道德教育活动手册》。明月公园、临江仙公园、中山公园等地制作了森林生态标识系统和植物、鸟类、湿地科普宣传系统。

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在“植树节”“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重点节庆活动期间,市绿化委、市“创森”办组织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活动和“创森”万人签名、“创森”骑行、“创森”摄影书画大赛等活动,每年举办了湖北·荆州长湖花木交易会、荆州区和石首市桃花节、江陵黄桃节等林业特色节会,组织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对全市236株古树名木建立了档案,保护率达到100%。

组织开展市树市花评选活动,编印了《水乡林城、生态荆州》画册、《荆州市古树名木画册》《“创森”书画作品集》《摄影比赛作品集》等资料,发放“创森”问卷调查表和荆州市“创森”宣传册各20万份,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弘扬生态道德,把植绿、护绿、爱绿的意识植根城乡居民心中。

青山多妩媚,绿树绕村摄。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孕育着希望、承载着梦想,蕴藏着财富,“绿色”是一种意境,“创森”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相信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市绿色发展的进程会更快,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力度会更大,森林生态、产业及生态文化建设会继续取得更大的成效,荆州城乡居民共享“绿色福利”和“生态红利”会更多。

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荆州,将进一步和森林相拥相融,更加和谐宜居,璀璨夺目。

绿树依依山河翠,碧水悠悠绕城郭。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滨江城市——荆州,自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全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立足打造平原湖区森林城市群,“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荆州”,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市民生态意识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了林城相融、林水相依、林路相连、林庄相伴的森林城市格局。无论是市中心城区、偏远乡村,还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乡村公路,处处绿树成荫、景色怡人。“绿色”成为荆州的主色调,在荆州人心中,“绿色”更是一种坚守、一种追求。

高位推动凝聚“创森”合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全市瞄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城乡一体统筹发展,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为此,市委、市政府将“创森”纳入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五城同创”的重要内容,绘就“万里长江,美在荆江”新画卷,强化责任、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形成了森林城市建设的强大合力。

市委市政府还成立了高规格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指挥部和荆州市关注森林城市活动组织委员会,组织开展系列关注森林活动,形成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市县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格局。

全市立足平原湖区林水相依生态特色,科学编制了《湖北省荆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6年)》,提出了“水乡林城,生态荆州”规划定位和“一江带四区,五脉汇六廊,八核融多点”空间布局,重点实施了城区绿化工程、村庄绿化工程等20大重点工程,绘就“万里长江,美在荆江”新画卷。在《规划》的指引下,全市上下掀起了一个个“创森”热潮,森林资源总量、质量节节攀升,生态保护不断加强,生态文化逐步繁荣。

打造生态屏障实施生态工程

全市以生态为灵魂、绿色为支撑,把打造城市景观、大力植树造林作为城市建设的切入点,“大地植绿,心中播绿”同步推进,大力实施长江防护林、精准灭荒、血防林建设、古树名木和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补偿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不断拓展森林城市的内涵和空间,有力推进了林业生态建设进程,展现出“城在林中藏、市在林中造、水在林中绕、人在林中行”的城市新貌。

市中心城区按照“城市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河渠林荫化、居住小区花园化”的思路,建景显绿、见缝插绿、拆违还绿,新建和改造关公义园、方特、园博园、临江仙公园等城市公园绿地和各类游园,建成了荆沙河、西干渠等生态廊道和观景林带,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总面积达到922.81公顷,建有综合公园14处、社区公园23处、带状公园4处、专类公园13处,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74%,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78平方米,新建大型生态停车场4个,创建生态文明示范社区123个、生态文化示范企业25个、绿色校园39个,基本形成了森林生态体系、森林文化体系和城市森林支撑体系。

全市还以“森林城镇”和“绿色示范乡村”为平台,强力推进通道绿化、口子镇绿化、洲滩造林、村庄绿化、农田林网等建设,全市集中居住型村庄林木绿化率达70.33%,分散居住型村庄林木绿化率达17.60%。15个乡镇获评“湖北省森林城镇”,526个村建成“省级绿色示范乡村”。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考察荆江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市率先在全省打响了长江两岸造林绿化战役,实施长江防护林、荆江两岸造林绿化、荆州古城内外环森林生态建设、江汉运河生态景观等工程,加强通道绿化和环湖纵深林带建设,道路绿化率达85.57%,城区道路绿化率达到100%,河流型水岸绿化率为94.36%,湖泊型水岸绿化率为96.97%,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覆盖率均超过90%,成功创建了11个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并创建了洪湖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同时调整树种结构,完成林网农田建设面积582.44万亩,建成纵横交错的农田林网。

“创森”以来,全市年均造林超60万亩,累计新增造林213.15万亩,森林面积增至627万亩,市域森林覆盖率从30.66%增至36.69%,各项创建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标准。

建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4个,森林保护面积1.22万公顷,建立了4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10.1万公顷,物种保护小区4个,保护区面积28.53万公顷,有效保护了荆州重要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湿地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

森林“进城、上路、入村”,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优势日益显现,成为我市又一靓丽名片,彰显荆州绿色发展的张力。

弘扬生态文化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把“人人参与森林城市创建,个个分享林业发展成果”作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活动,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达90%以上。

广泛开展“创森”宣传。印发《荆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心中播绿活动工作方案》,联合中、省、市媒体开展“创森”专题宣传400余次,印发“创森”简报230期。积极开展“创森”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六进”活动,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国省道出入口等户外醒目位置设立“创森”大型T牌,车站广场树立“创森”宣传栏和海报,户外大型显示屏播放“创森”宣传标语和宣传片,公交车和出租车显示屏播放“创森”宣传标语,在文体校园、医卫场所、商场酒店设立“创森”宣传栏,张贴“创森”宣传海报,利用宣传栏、横幅、广场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创森”,营造良好“创森”氛围,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达90%以上。

加强生态文化教育。每年年初市领导率先垂范,带领广大市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全市共设立义务植树基地62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3%。新(扩)建各类科普教育基地13个、生态文化教育基地15个,松滋洈水国家湿地公园和环荆州古城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馆相继建成。

天鹅洲自然保护区建成麋鹿博物馆,出版了《生态道德教育活动手册》。明月公园、临江仙公园、中山公园等地制作了森林生态标识系统和植物、鸟类、湿地科普宣传系统。

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在“植树节”“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重点节庆活动期间,市绿化委、市“创森”办组织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活动和“创森”万人签名、“创森”骑行、“创森”摄影书画大赛等活动,每年举办了湖北·荆州长湖花木交易会、荆州区和石首市桃花节、江陵黄桃节等林业特色节会,组织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对全市236株古树名木建立了档案,保护率达到100%。

组织开展市树市花评选活动,编印了《水乡林城、生态荆州》画册、《荆州市古树名木画册》《“创森”书画作品集》《摄影比赛作品集》等资料,发放“创森”问卷调查表和荆州市“创森”宣传册各20万份,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弘扬生态道德,把植绿、护绿、爱绿的意识植根城乡居民心中。

青山多妩媚,绿树绕村摄。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孕育着希望、承载着梦想,蕴藏着财富,“绿色”是一种意境,“创森”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相信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市绿色发展的进程会更快,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力度会更大,森林生态、产业及生态文化建设会继续取得更大的成效,荆州城乡居民共享“绿色福利”和“生态红利”会更多。

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荆州,将进一步和森林相拥相融,更加和谐宜居,璀璨夺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