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李南杰老先生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那时他是原沙市市文化局副局长兼《神州故事报》社长。在那个文学红火的年代,他和常恒、杨本琦两位先生带着一批中青年文艺骨干搞通俗文学创作,在全国的文化界都有些影响。那时他的身边常聚集着一些已有文名的追随者,但他对我这个无名小辈却十分客气,常鼓励我投稿,从那时起我俩就成了忘年交。
用璞玉雕制的荔枝果
李老出身于中医世家,从小就喜爱看《三国演义》《西游记》一类的书。在20世纪50年代,他去北京文化学院进修时又受到王朝闻、张庚、周巍峙等大家的教育,这使他对乡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文化艺术的喜爱,使他放弃了不少可赚大钱的机会,心无旁骛地走上—条清贫的文化之路。也许这就是他的宿命,在李家的十兄妹中只有他是个“文化另类”。
省、市档案馆领导看望李南杰
记得有一年在市档案馆查阅历史资料,在翻到“文革”期间的《沙市晚报》时,一篇《打倒文艺黑骨干李南杰》的文章让我暗吃一惊,后来才知道李老早在“文革”前就是原沙市市文化馆的馆长,在市文化界也算是个有影响的人物。或许也正是他这个“黑色骨干”的“兴风作浪”,才使那时的群众文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李南杰在拓片传承人家研究拓片
改革开放后他相继担任了原沙市市文化局副局长、文联副主席,在那个拨乱反正的年代,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群众文化工作之中,培养了一批群艺骨干、实施了一些文化项目,特别是扶持了不少濒临消失边缘的民间手艺人。那时原沙市市的群众文化活动美名在外,以至于全国文联主席周巍峙、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等人都专程来视察群众文化工作。在发展地方群众文化事业,保护与传承民间文化方面,李老可谓是有功之臣。
李南杰(右)与楚简制作师傅黄有志在研究工艺
李老是个不甘寂寞的人,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他看似清闲实则更忙了。他经常拎着只茶杯走街串巷,荆州敖朝宗师傅的青铜器作坊、邹德香师傅的楚式漆木器厂、张先松师傅的汉绣工作室、陈厚生师傅的楚风榫卯木器厂、夏雨谷师傅的楚陶窑场、黄有志师傅的楚简制作室等,都是他隔些时日就必去的地方。他用一双慧眼关注着那些身怀绝技的艺人,和他们一起研究技艺、整理相关资料,并先后将十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上了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名录。如今敖师傅、邹师傅已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传人;夏师傅、张师傅、陈师傅、黄师傅等人也都成了省非遗项目传人,使这些民间绝活有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李南杰(中)和长江大学杨蓉博士在角雕传人尚师傅工作室
李老还是个地方民俗文化的“活资料库”,华中师大、长江大学、省档案馆常有人来找他了解非遗项目情况。他不仅无保留地为他们提供资料,有时还带着一些教师和学生去实地走访,曾先后帮助长江大学完成了六项非遗项目的申报。
李南杰(右)与友人赏玩璞玉石
每当那些受过他帮助的人要感谢他时,他都是摆手一笑。对有使命感的李老来说,地方民间文化能够得到社会的重视,民间手工绝活能够传承下去,那就是对他的最好回报。
在我看来李老自己也是一个绝活玩家,他的那些文化学问几乎就是玩出来的。有些人以研究学问作进身之阶,因而孤灯长夜就显得十分难熬,而李老则是在边玩边学中找乐子。在他的眼里民俗文化是那样的生动有趣,早堂面、豆腐元子、豌豆酱、灶糖、挑担围鼓、卵石(李老定名楚玉或璞玉)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统统都可进入他的视野;他在吃中听中看中一边享受着乐趣,一边探寻着这些绝活与物件的源流,并用文字记录下江汉平原民俗风情的精妙之美。他著的《荆楚拾珠》《今古楚玉》两本专著就是最好的例证。
李老的民俗文化研究极富原创性,他是个既能动嘴又能动手的人,兴趣来时会亲自做玩意。他捏过柚塑、种过异型葫芦、烧过楚陶印章、雕过金丝楠木、编过薏仁手串等。他在玩中领悟着一些书斋学者不可能达到的艺境。
用璞玉雕制作的摆件
李老见多识广,凡事都不轻信前人的结论,更不会写文章时拾人牙慧。在他看来民间文化研究的生命力就在于扎根民间,于品尝个中三昧时提炼出独特的感悟,这样才能在民间文化土壤中挖掘出新宝藏。正是在这样的思维定势下,他写的文章总会提出些“奇谈怪论”。例如,他撰文指出屈原《橘颂》中所写的橘子其实是一种生于楚地的柚子,此物为青色而非红色。他的“柚论”在《中国典籍与文化》和台湾《国文天地》发表后,曾引起《楚辞》研究学者的关注。
余上沅(右一)与梅兰芳(右二)1935年在伦敦合影
近些年来,他的目光又转入对沙市区老街老巷的保护和利用方面。被称作“中国近代戏剧的拓荒者”的余上沅是沙市人,他当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校长时曹禺是他手下的教务长,骆文等不少文化名人都曾是他的学生。余上沅家在沙市九十铺(今胜利街),但具体地点一直不详。为找到余的故居,李老查阅了不少文献,还多次去那条老街走访知情老人,最终他找到了余上沅的故居。那年余的儿子和孙子从海外归来,看到父亲的故居时不禁对李老感激万分。李老说楚国的优孟是中国戏剧的鼻祖,余上沅是中国近代戏剧的拓荒人,这两人都是我们楚古都人。找到了余上沅的故居,是希望有关部门在此建一个中国戏剧博物馆,让后人知道荆沙的戏剧文化曾经有过多么辉煌的历史。
余上沅曾经生活过的老宅(2017年拍摄于胜利街242号)
上世纪的50年代,李老用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在寄卖行买了部德国莱卡相机,拍过不少荆州城市变迁的照片。那年他知道我在编著《荆州古城的背影》一书后,就将一些老底片无条件地交给了我,嘱我有机会将它们整理出来,以留住城市的记忆。
最近一部名为《老顽家》的微电影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获得银奖,片子记录的正是李老研究非遗项目的事。如今李老已八十有六,一如往常一样,他白天还是习惯骑辆旧单车到处转转看看,晚上精神好就写点小文章。他以赤子之心爱着那些玩意,余生一直会这样快乐而有意思地玩下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