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上的湖北身影 荆州培训百名医学留学生

图为:全国首个以世界军运会吉祥物命名的中欧班列火车“兵兵号”,从武汉临空港经开区吴家山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启程,途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往终点站德国汉堡港。

图为:在武汉举行的中国中部国际产能大会“一带一路·建筑未来”建筑工程专场上,外宾在东湖国际会议中心参观企业集市。

图为:在北京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活动现场,汉绣传人王子怡(右一)教外宾刺绣。

图为:2019年5月29日,南航武汉直飞伊斯坦布尔航线正式开通。该航线为中部地区首条直飞土耳其航线,为来往中土两国的旅客提供了又一新选择。

10月18日,世界眼光再次聚焦湖北。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盛大开幕,湖北迎来史上最大规模国际体育赛事。

10月20日,地处鄂西崇山峻岭中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也将迎来自己历史性的一天。一架客机将从恩施机场昂首起航,直飞柬埔寨暹粒——这是恩施州开通的首条国际航线。至此,湖北直飞国际航线机场增至3座。

拥抱开放,湖北的步伐越迈越快。

今年4月,作为肯尼亚电气现代化改造首个施工企业,中国电建湖北工程公司将电线牵入村庄,第一次见到夜晚被电灯照亮的当地居民鼓掌相庆。

9月,历经10年奋战,在鄂央企葛洲坝集团承建的巴基斯坦最大水电站NJ水电站主体工程全部移交,巴基斯坦15%人口将告别用电紧缺。

10月,在鄂央企中国一冶施工总承包的OPPO印度制造中心项目投入生产运营,年产5000万部智能手机。

从长江走向世界,“一带一路”上的“湖北身影”愈来愈挺拔。

海陆空

联结漫漫丝路

10月12日,一阵汽笛声响彻长空。又一湖北特产——“黄鹤楼”浓香型白酒搭乘中欧(武汉)班列,从武汉吴家山铁路中心站驶往德国,15天后这些汉产白酒将摆上欧洲人的餐桌。

汉欧万里一“线”牵。

融入“一带一路”,中欧(武汉)班列的开通,让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摇响了新时代的驼铃,成为湖北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项目。

迄今,武汉至欧洲的国际班列累计开通16条线路,辐射34个国家、70多个城市,实载率达97.7%,居全国各中欧班列线路之首。

宜昌、襄阳奋起直追,纷纷搭上中欧班列的快车。

搭乘中欧班列,湖北及周边省市的电子产品、汽车整车、汽车零配件、服装和食品,源源不断进入丝路沿线国家。与此同时,奥地利苏打水、法国葡萄酒、德国啤酒、俄罗斯食用油等异国商品纷纷入鄂,让人大快朵颐。

与丝路的连接,已然“海陆空”立体化。

69条国际与地区航线,形成了湖北东南亚主要城市4小时、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的航空圈,将东南亚及遥远的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与湖北“拉近”。

奔腾的长江上,“天天班”江海直达航线成为靓丽名片,武汉至东盟、日韩等近洋航线持续优化,武汉港、黄石港国际直航业务正式启动并常态化运行。

铁、水、空立体双向大通道,助力武汉奔向全球货物分拨中心。

构建大通关,5个国家级口岸、3个综合保税区、5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15个特殊商品进境指定监管场地,搭建一张水、陆、空立体开放的口岸体系网,货物流通更加高效便捷;

搭建大平台,中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在汉举办,2000多家鄂企参加首届进博会,“一带一路·走进湖北”国际研讨班成功举办,非洲28国记者团等19批次沿线国家媒体团组访鄂,湖北与丝路沿线国家来往日益紧密。

金沙月影驼铃远,碧海连天帆樯立。

亮眼的数据,彰显了贸易的繁忙——

2013年至2018年,湖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到4782.7亿元,年均增长率7.8%。出口商品种类从2013年的3720种增加至2018年的4264种,进口商品种类从1086种增加至1386种,产业链合作不断升级。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784.7亿元,同比增长21.8%。

建工程

造福当地百姓

穿过漫漫黄沙,越过滚滚碧波,丝路沿线国家的土地上,不时闪耀着湖北企业的身影。

工程“走出去”,弥补当地基建短板,造福一方百姓。

6月11日,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与柬埔寨电力公司签署200兆瓦双燃料电站项目EPC合同,更多柬埔寨人将告别“走黑路”的历史;中交二航局承建的中马友谊大桥——马尔代夫跨海大桥通车,圆了马尔代夫百年大桥梦,中马传统友谊抒新篇章;中建三局牵头承建的“中巴经济走廊”最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白沙瓦-卡拉奇高速公路项目苏木段,让巴基斯坦人民有了智能高速公路……

修路、架桥、建电厂、盖厂房、修剧院,湖北在异国他乡书写华章,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插上腾飞的翅膀。

产业走出去,带动当地就业,搞活一方经济。

在马来西亚,骆驼股份投资1亿美元新建的工厂投产,马来人在家门口买到世界一流质量的铅酸蓄电池;在哈萨克斯坦,葛洲坝水泥投资1.78亿美元建设的水泥厂运营,该国经济建设所需水泥缓解紧张;在埃塞俄比亚,人福医药建成的标准最高现代化药厂,给东非高原人民带来福音;在埃及、俄罗斯,安琪酵母带来了“中国味道”,当地酵母工业产品质量迅速提升。

技术走出去,带动产业升级,实现互利共赢。

三环集团收购欧洲百年老店克拉希尼克轴承厂后,带去资本、技术和管理,让当地工厂从濒临破产到融入奔驰全球采购体系,书写出波兰大地上“起死回生”的神奇故事;

长飞光纤的技术设备广泛应用在印尼、缅甸、南非等地,打通了区域与世界互联的通道;在马来西亚,烽火科技建成了该国国家骨干网、城域网。

如今的“一带一路”沿线,湖北企业已成为亮丽名片。

今年1-7月,我省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实际投资1.83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86.7亿美元,位居全国前列。

民心通

他乡变成故乡

9月17日,武汉严西湖畔。

来自波黑、赞比亚等“一带一路”沿线8个国家的28名学员,在武汉学习驾驶高铁。简易动车驾驶仿真实训室里,来自波黑的米兰诺维奇·马里奥说:“中国高铁精细、安全可靠,我也期待自己的国家和中国在高铁等交通领域有更多的合作。”

5年来,500多名丝路沿线国家铁路人员从这里走出,把中国的铁路技术标准带回当地。

3月29日,充满浓郁土家风情的鹤峰南剧走进泰国曼谷,中泰文化交流平添湖北特色。

携手合作,架起了民心相通的新桥梁。“一带一路”国家人民,伸开双手拥抱湖北。

人福医药埃塞俄比亚工厂,受到当地大学生青睐,Tariku辞去法国驻埃大使馆工作,加入人福。在他看来,能用中国的先进技术为本国人民造福,荣光无限。

“一带一路”上,葛洲坝集团200多个项目上,每个项目都有大量当地员工,一批批当地员工凭借才干进入管理层,双方亲如一家。

湖北,更是张开臂膀,迎接来自丝路的朋友。

铁四院,每年接待数百名外国铁路技术、管理人员;湖北警官学院,教官们与来自越南、柬埔寨、老挝、斐济、尼日利亚等1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执法官员交流;武汉新能源研究院的生物质、光伏发电等新能源技术吸引了蒙古、泰国、伊朗、尼日利亚、埃及等国的学员;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培训了来自加纳、津巴布韦、赞比亚等国家的171名医学留学生……

语言不同,文化各异,制度有别,但在交流合作中,分享合作成果,播撒友谊种子。

文化、旅游、医疗、教育……一场场交流活动在湖北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频繁上演。从武汉理工大学毕业的坦桑尼亚留学生秀比拉,在武汉待了8年,“结婚、生子、工作都在这里,湖北已从他乡变成了故乡。”

湖北,正以更宽广的胸怀拥抱世界。携手共进,“一带一路”沿线必将谱写更多动人的“湖北故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