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荆州报道:近年来,荆州市江陵县以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等工作为重点,让曾经垃圾遍河、杂草丛生的大中小河流,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让灌区变成了肥水环绕、沃土遍地的“风景区”。
在江陵县观音寺电灌站的泵站机房内记者看到,由于江陵县近期降雨偏少,为满足下游村民对农业生产用水的需求,才完成更新改造的提灌泵站正在从长江抽水,对灌区下游进行补水。
观音寺泵站更新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龚顺华介绍,观音寺泵站更新改造工程总投资3599万元,新建提水泵站、智能挡水闸、泵站机房等设施,实现了电脑对泵站的全智能化管控,提高了提水灌溉效能。
龚顺华:“以前一天只能放一台抽水泵,现在我们一天12台泵可以全部放入江中抽水,相当于半个小时就可以放一台。以前挡水闸是沙木板,用人工放,存在漏水以及防汛的安全隐患,如果涨水快了,可能就来不及放。现在的挡水闸,长江水涨水以后自动开,长江水退水以后自动关,既节约人工又保障防汛安全”。
观音寺泵站新建的智能化挡水闸
荆州市江陵县位于四湖流域腹地,境内大中小河流、涵闸泵站众多。由于年久失修,每到梅雨季节,一旦出现强降雨,农田渍水无法及时排出。如果遇到干旱季节,中小渠道由于淤塞严重,农业生产用水不能及时保障,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为提高农业灌溉效率,近年来,江陵县大力开展灌区建设,推进观音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江陵县境内中小河流
江陵县水利和湖泊局局长雷卫忠介绍,近年来,江陵县完成了观南渠等9条灌溉干支渠道的综合治理,总长度达到186公里。项目改造不仅让农田供水得到有效保障,更让灌区变成了肥水环绕、沃土遍地的“风景区”。
在提高灌区灌溉能力的同时,江陵县全面开展了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十周河是江陵县的主要骨干排水渠道,全长21公里,流域耕地面积20.76万亩。由于河道淤积严重,严重影响河道排灌效益发挥。2018年,当地投资5000万元,对十周河、白柳渠等三条渠道实施了清淤疏挖、堤防加固、涵闸泵站改造,大大提高了河道的排涝、灌溉能力。
正在从长江提水的泵站
江陵县四湖管理局总支委员周家成介绍,这三条河流涉及到全县五个乡镇,农田受益面积接近40万亩,主要解决沿途乡镇的排涝、灌溉水源问题,治理以后基本达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效果。
江陵县观音寺泵站
江陵县水利和湖泊局局长雷卫忠介绍,在中小河流建设上,江陵县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先后完成了五岔河等9条排涝渠道疏挖整治,长度达到132公里,并且实现了综合整治一条、管护一条、发挥效益一条,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充分保障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记者:董浩、刘侃、周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