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武大学者参与发现迄今最大恒星级黑洞

文学家发现迄今最大恒星级黑洞!11月28日,武汉大学传出消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大珞珈讲座教授刘继峰等人的研究团队携手国内外天文学家,取得一项重大发现,武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王伟的研究团队也参与其中。

双星系统LB-1的艺术想象图,喻京川绘

据了解,研究人员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并提供了一种利用郭守敬望远镜巡天优势寻找黑洞的新方法。这颗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将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

北京时间11月28日凌晨,这一合作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刘继峰是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王伟是合作作者。武汉大学-国家天文台联合天文中心、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出现在署名单位中。

今年4月,人类史上首张面世的黑洞照片引起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黑洞的浓厚兴趣。

天文学家根据黑洞质量的不同,将黑洞大致分为恒星级黑洞、中等质量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等。理论预言,银河系中有上亿颗恒星级黑洞。但迄今为止,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仅发现约20颗恒星级黑洞,而且都是通过黑洞吸积伴星气体所发出的X射线来识别的,质量均小于20倍太阳质量。

2016年秋季开始,以国家天文台为首的研究团队利用郭守敬望远镜开展研究,对一个小天区内3000多颗恒星进行了历时两年半的监测。研究人员发现,在一个X射线辐射宁静的双星系统(LB-1)中,一颗质量是太阳8倍的蓝色恒星绕着一个看不见的天体做周期性运动,其不同寻常的光谱特征表明那个看不见的天体极有可能是一颗黑洞。研究人员随后通过西班牙10.4米加纳利大望远镜和美国10米凯克望远镜,进一步确认了LB-1的光谱性质,并计算出黑洞质量是太阳的70倍。

目前,恒星演化模型只允许在太阳金属丰度下形成最大为25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这颗新发现黑洞的质量,已经进入了现有恒星演化理论的“禁区”。

据介绍,武汉大学-国家天文台联合天文中心是武大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联合成立的一个开放的合作平台,旨在打造国内一流天文学科研平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