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拍摄的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渔船拆解现场。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省洪湖市螺山镇长江捕捞村阴雨绵绵,起重机、挖掘机、切割工具发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57岁的渔民夏明星看着他祖祖辈辈谋生的家伙什——一艘10多米长的铁制渔船被拆解,久久不愿离去,眼里不自觉地泛起了泪花。
夏明星所在的长江捕捞村渔民作业场所,就在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中国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约11万条渔船、28万渔民将逐步告别“水上漂”的生活,退捕上岸谋求新生。
长江捕捞村有56户专业渔民,这次全部退捕上岸,渔船被拆解,政府给予渔民6万元到10万元不等的补偿。村民理事会负责人周良告诉记者,45岁以下的村民大都已外出打工,或在附近工厂工作,像夏明星这样50岁以上的渔民多以打零工度日。
同镇的洪湖渔民徐保安2017年退捕上岸,现在和妻子在离家不远处上班。“家门口上班,还能照顾小孩和老人,我俩每月还有8000多元工资,这样的日子我知足了。”徐保安说,“刚开始也会有不适应,但禁捕是为了保护长江生态,为了子孙后代,我们总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只要不好吃懒做,岸上的生活一定更美好。”
“上岸”后的徐保安(右一)在威弘鞋业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最早提出“十年禁渔”的鱼类学家曹文宣说,长江常年禁渔,渔民转产上岸,鱼类资源量将倍增,而且个体增大;经济鱼类丰富起来,一些珍稀鱼类将有充足食物,长江生态系统就会逐渐恢复。且长江捕捞量不到水产总量的1%,捕捞渔业退出长江,不会影响中国渔业的持续发展。
长江曾是世界上水生生物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但水生生物资源衰退严重,长江特有水生物种白鱀豚已功能性灭绝;为淡水养殖提供优质亲鱼的长江“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萎缩。
渔民渔网的网眼随之越来越小、越来越密,陷入“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
面对严峻形势,中国政府18年前就开始在长江开展季节性禁渔,寻求人与鱼和谐共处之道。2002年起,长江葛洲坝以上水域每年2月1日至4月30日、葛洲坝以下水域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禁止所有捕捞作业;2016年,原农业部扩大禁渔范围,统一并延长禁渔时间,禁渔期为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
在春季鱼类产卵的季节实行禁渔,直接养护了鱼类资源,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鱼类的繁殖。但短暂的休养生息之后,长江渔业资源萎缩的趋势没有逆转。曹文宣指出:“长江主要经济鱼类性成熟的时间是3年至4年,10年禁渔有望恢复鱼类的种群数量。”
“退捕还鱼”的关键在渔民,难度也在渔民。告别早已习惯的生活,退回岸上重新出发,这是一次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变,不可避免地会给渔民带来阵痛,但未来的日子不用漂在水上,还能保护长江生态,很多渔民表达了理解和支持。
“村里的渔船去年初就已集中回收,禁渔后江里的鱼明显多了、大了,我们退出来是为了让长江休养生息,对子孙后代好。政府也帮渔民转产转业,保障了我们的养老,一举两得。”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镇白水港村退捕渔民鲁家仁说。
白水港村村支书李春梅说,村里有186户渔民全部完成了退捕,每户补了10万元至17万元不等,周边的工厂较多,只要肯干,总能找到活干。
长江捕捞村渔民夏明星注视着被吊起的渔船,他手上的渔船编号牌也即将被收回。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螺山镇党委书记乐观晖说,自2016年渔民开始上岸以来,螺山镇每年开展社会调查了解渔民的就业意愿、薪资需求与技能学习需求,并依据调查结果组织专场招聘会与技能培训班帮助渔民再就业。
“根据渔民的需求,我们已经组织过焊工、驾驶员、计算机操作、水产养殖等培训班。”乐观晖说,“我们每年还组织4场至5场专场招聘会,企业招工需求也在全年不间断地向渔民发布。”
此外,考虑到渔民熟悉水性、对长江有感情,螺山镇还准备了一批公益性岗位,招聘渔民成为护鸟人、护林人、护湖人,未来还将为他们提供更多类似的工作机会。有了新的生计,才能确保渔民退得出、稳得住、过得好,从根本上保证他们不再重返“江湖”。人退鱼进、人水和谐。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长江边发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