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接武陵,水归洞庭。荆江奔涌,江汉平阔。
一半山水一半城,江南烟雨润松滋。
松滋,是镶嵌在鄂西南的一颗璀璨明珠。2235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92.3万亩耕地面积,共辖16个乡镇1个开发区,人口86万,是一座集工业农业商贸旅游于一体的新兴城市。
松滋西高东低,呈梯形渐次交融。西部山峦耸立,低丘延绵,树木葱茏;东部林网密布,分割如棋,绿意盎然。青山多情灵秀,碧水清澈律动,山水交融中,松滋这片美丽而繁盛的土地呈现出生态之美、诗意之美。
实施“五城同创”以来,松滋在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等殊荣后,又把目光聚焦在了省级生态市建设上。市委市政府始终秉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色”和“生态”作为发展的主旋律。
松滋在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过程中,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进生态创建。出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职责的通知》、《关于印发松滋市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建立健全部门生态环境工作职能职责、压实领导责任,优化干部考核机制,把环境质量、森林覆盖率、耕地保护等生态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出台《松滋市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做好生态文章,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对原林业局领导干部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并逐步形成常态。
部门联动,各司其职。河长制、污水治理、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全域禁鞭,各项工作有领导挂帅、有部门牵头,有专班推进、有督办检查,环环相扣、稳步推进,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纪监委定期安排重点工作跟踪督办,强化问责机制,责任追究机制,把责任落到实处。自2016年以来,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因生态环境问题被追责问责达到百余人次,两名乡镇一把手因此受到党内纪律处分。
松滋,依山傍水,山水灵秀。市委市政府以改善环境为核心,以打好水、气、土三大攻坚战为重点,以长江大保护、中省环保督察整改、污染攻坚三个方面为抓手,努力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努力增强人民群众在环保方面获得感。
为了守护蔚蓝的天空,松滋开始打响蓝天保卫战。从建筑施工扬尘管控到渣土车运输治理;从餐饮油烟整治到机动车尾气监管;从秸秆禁烧到油气回收;从道路的清扫保洁到洒水降尘,多个部门联勤联动,密切配合,从源头开始实施严管。全民动员,全力以赴,共同打响“蓝天保卫战”。(2018年2月1日至10月31日,空气优良天数218天,PM2.5均值42微克/立方米;PM10均值64微克/立方米,优良率达到82.3%。)
规范企业排放行为,落实大气排放源整治清单。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新增新能源公交车58辆。开展砖瓦行业、石材加工行业集中整治,对15家碎石场、8家砖瓦厂、7家涉VOCS排放机械制造业、7家石材加工企业严格查处。进一步加强油气回收监管,完成全市69座加油站油气回收和地下油罐改造工作。强化餐厨油烟管控,新上餐饮业油烟净化设备201家。
在全省率先完成21838个堰塘、沟渠等小微水体审核登记,并纳入河湖长制月督办考核;投资1.6亿元启动三条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治理;争取6800万项目资金在两处污染场地实施修复治理;先后投资20亿推进小南海生态涵养区建设,将昔日松滋城市的纳污地变成水清岸绿后花园。
生态创建,硕果满枝。以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为动力,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抓手,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100%全覆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夯实生态建设基础。
全市成功创建了11个省级生态乡镇、45个省级生态村、16个荆州市级生态镇、174个荆州市级生态村。
松滋高扬“生态立市”大旗,狠抓长江大保护,全面推进“三个100平方公里行动”,构建100平方公里生态水域,建设100平方公里生态屏障,打造100平方公里生态“绿肾”。
构建100平方公里生态水域,涵盖18条构成内河水系的主要山溪性河流、13个大小湖泊、60座大中小型水库。
建设100平方公里生态屏障,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国家和省级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长防林和“见缝插针式”植绿等工程,建成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的森林生态保护屏障。在“绿满荆楚”行动中,松滋市共完成绿满荆楚造林15.6万亩,占省下达计划9.2万亩170.0%。
建设100平方公里生态“绿肾”,通过实施湿地恢复、湿地监测,退渔还湿,疏通水道,建设保护好环洞庭湖区“四湖流域”的自然生态湿地系统,先后建成洈水国家湿地公园、稻谷溪湿地公园。在洈水湿地,发现中国最美小鸟、水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在原生林中,红腹锦鸡、野猪、猕猴等保护动物,踪迹隐约可见。
划定生态红线,严守耕地红线,公益林、森林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小区等严格管控,确保保护面积只增不减。松滋及时修订《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始终放在首要位置。
以“一心、两轴、三区”为重点,突出“城在山水中、产在园区内、人在画中行”古香古韵的城市山水特色;整合区域特色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以田园观光采摘、土家民俗体验、农事体验、生态养生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均衡协调发展。一座山水相映、绿影婆娑的生态之城正焕发出勃勃生机,风姿绰约。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松滋人保持绿色发展的定力,走出了一条“绿富共赢”之路。全市禁烧秸秆,划定禁鞭区域,淘汰燃煤锅炉,发展清洁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施农田水利改造,建立最严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农田灌溉分级管理体系;布局“一区四园”,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集约、高效的利用有限的土地。
坚持“文旅融合”,推进全域旅游。洈水露营地、生态岛、曲尺河温泉、马尾峡、黄林古桥等景点,与乡村游有机结合,松滋旅游持续步入快速发展期。(2018年,松滋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8亿元。)
绿色、有机、生态的建设荆楚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推广生态种植养殖模式。“荞麦豆皮”、“麻水蜜柚”、“滋宝西瓜”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在松滋,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比重达到41.7%。
因地制宜、科学施策,打造生态产业链。畜禽养殖场(户)全部配套粪污收集、处理、储存设施,大力推广畜禽粪污厌氧发酵粪肥还田利用、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等技术,畜禽粪便通过沼气能源利用、粪肥还田等措施,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建设沼肥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区域性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积极推进有机肥生产与推广使用,构建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建立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全市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9.7%,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1.78%。
松滋坚持生态优化与乡村振兴并进,共享绿色发展红利。全市大力推进农村饮用水工程,由远及近,让全市群众喝上放心水、干净水;全力推进城乡污水处理,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全覆盖,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投入运行;实施“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定时清运,安全处置。开展“厕所革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整体推进。
绿色是松滋的底色,是松滋的主色调。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正成为松滋人生活的方式。骑行在稻谷溪湿地公园绿道,抑或是金松绿道,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亲切,繁华与宁静,快节奏和慢生活,相得益彰。城乡公交不断延伸,绿色建筑的发展,节能节水器具普及,庭院绿植郁郁葱葱,田野山林浓荫匝地,推窗见绿、移步换景,绿色的松滋更是生机盎然。
2018年,松滋村镇饮水卫生合格率100%,城镇污水处理85%,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村镇环境综合整治率73.19%。
烟雨江南,锦绣松滋。生态教育全程覆盖,环保宣传全方位开展,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环境保护成为市民自觉行为。走进松滋,山灵水秀,城乡静美。小桥流水,自然和谐。无论是街道,还是公路,随处可见的火炬松、火棘果,妆扮着城乡,让这个江南小城秀美如画,清新如诗。
积淀厚重的文化底蕴,彰显鲜明的人文特色,传承千年的历史文脉,赋予松滋勃发的生机与活力。松滋86万儿女正整装出发,砥砺前行,不断描绘出创建生态松滋的华彩乐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