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行动】巧木工奋斗十八载 两鬓斑白未可归

云上荆州报道:由荆州广播电视台《江汉风》栏目、荆州市总工会、荆州先行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吉利汽车荆州华超4S店友情支持的接留守孩子父母回家过年的暖冬行动正在火热报名中。《江汉风》特派记者现在正在广东东莞探望这些孩子的父母。继续来看《江汉风》特派记者从广东东莞发回的报道。在东莞,家具厂是最常见的。大大小小的工厂里,每年都会吸纳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在东莞大岭山双岗村,松滋老乡裴德宏用18年的时间,从一名小木工做到如今的木工主管。他的一步一脚印,背后是撑起一个家的信念。

轰鸣的机器声,扑面而来的木屑,汇创家具厂的车间内一片繁忙的景象。汇创是一家生产高端定制家具的公司,松滋老乡裴德宏是这里的木工主管。

裴德宏也是木匠出身,从学徒做到现今的木匠主管,他大半辈子都在和木工打交道。今年,是他在广东打拼的第18年个年头。

虽然手底下管理着二十多名木工,但是他还没有自己的办公室,每天他都在车间督促和指导员工干活儿。尤其是近段时间快要过年了,他的工作压力也变大了。

目前,厂里面有五分之一的员工已经放假,留在这里上班的最多的还是木工。这其中还包括很多荆州老乡。

荆州籍木工在车间里还有十多个,大家每天加班加点,就是为了能在春节前尽早回家和家人团聚。而裴德宏,不到停工放假是不能走的。对他而言,这些操着家乡话的员工,其实和家人一样亲近。

裴德宏的父母在松滋老家,平时由姐姐、姐夫照顾。父母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远在东莞的裴德宏能为他们做的很有限。不能为父母尽孝,是裴德宏心中难以解开的结。所以每次一有回家的机会,他都万分珍惜,尤其是在春节这样特殊的日子里。

裴德宏的大女儿已经成家,小女儿在大学读书,生活上虽然不用他怎么操心,但是经济上压力却很大。

尽自己所能,让家人过得好一点,裴德宏两鬓斑白,却坚持在异乡打拼。其实在外漂泊的人们,最需要的就是温暖和关心。而爱心大巴的到来,无疑是对这些在外务工人员最好的慰藉。

一家盼重聚千里唤团圆

“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在异乡打拼的裴德宏来说,越是到这种阖家团圆的日子,思乡之情越是浓烈。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过得如何?我们另一路记者也来到了裴德宏的老家,松滋市杨林市镇刘家坪村,见到了他挂念的父母。

 

正在看照片的老人就是裴德宏的母亲,今年已经78岁。由于眼睛不太好,辨认起照片里的人有些吃力。

18年前,裴德宏和妻子离开家乡的时候,两老的身体还算硬朗; 18年的光阴匆匆流逝,父母在不知不觉中逐渐老去,行走的步伐已有些蹒跚,身体也大不如前。

每个月,裴德宏都会跟父母通几次电话,说说近况,问问他们身体如何。这种电话另一端的问候虽然相距千里,但足够贴心。

“儿行千里母担忧”,没有哪个母亲不挂念自己在外漂泊的子女。知道儿子儿媳在外打工不容易,两老也不希望成为他们的负担。

说起儿子,老人难掩心中的思念。一年到头,两老守着家乡的老房子,就盼着儿子儿媳回家过年。

父母思念儿子,女儿也思念父亲。裴德宏的大女儿已经成家,二女儿在武汉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读大二。德宏外出打工时,二女儿还很小,常年分隔两地,父女之间沟通不多,但女儿知道父亲在外吃的苦,是为了一家人生活的“甜”。

二女儿裴君燕是爷爷奶奶一手带大的,爸爸在外打工,忙起来可能顾不了家里,她就成了爷爷奶奶的贴心小棉袄,在外地读书也不忘时常关心他们。

君燕说,未来她希望做一名老师,为家里减轻负担。但她最大的希望,是在外打拼的父母,不要太过操劳,要保重身体。

再过几天,君燕就要放假回家了。老屋将变得热闹起来,厨房的炉灶热起来了,家乡的美味也在酝酿中,一家人正盼着德宏带着妻子回家团年。

记者:陈理君 廖程帆 吕靖怡 董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