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职业技术学院:170名党员学生拉紧乡村抗疫防线

在学校,他们是普通学生;在乡村,他们是党员、村干部;在疫情前线,他们是勇敢“逆行者”。

疫情期间,荆州职业技术学院“一村多名大学生”党员学员们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田间地头,用实际行动书写“疫情大考”的答卷。

战“疫”打响,面对农村医疗水平有限,农民防控意识较为薄弱的现状,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有“疫”至则举烽火,迅速建立健全党小组网络联系机制,安排布置相关工作。同学们积极响应,通过网络交流工作做法。8个党小组所在的170名党员,奋战在全市乡村抗击疫情一线,出色完成了地方党委政府和学校布置的任务。

乡村防疫,他们带头担当作为,全力以赴。荆州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工学院1913班学生、石首市东升镇毕家塘村抗病毒党员先锋队突击队长艾平在接到防疫命令后,立即投身到紧张的工作中,与同事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直至凌晨。

第二天清早,艾平就带领党员突击队、志愿者,全方位摸排返乡人员信息,建立全面的人员登记台账,及时跟踪观察重点人员健康状况,为返乡的村民测量体温……

“我们是最基层的堡垒,大是大非面前,我们要做到最好,不给国家添一点难。”艾平朴实的话语里,是责任,是担当,更是一种平凡而熠熠闪光的精神。

乡村防疫,他们严格强硬,亦有温情。为阻断疫情传播,荆州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工学院1913班学生、公安县章庄铺镇双星村党支部书记罗海林带领村干部日夜坚守路口卡口,禁止车辆和人员通行。面对不清楚严峻形势的群众,罗海林耐心细致地讲道理、讲疫情,在寒风中与村民进行沟通和宣传讲解。村民从不理解到支持,各卡口从每天争吵不休到无人闯关,历经曲折。

罗海林说:“疫情还在继续,我就不能退,就算群众不理解,但是这个涉及到他们的安全,我宁愿现在得罪大家,也得守住这条防线。”朴实的话语中流露出他对村民的关心。

在罗海林的努力下,村民们自觉做到不串门、不聚集,防控措施一项项得到落实……

乡村防疫,他们灵活变通,讲求方法。荆州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工学院1913班学生、锣场村党支部书记刘洋综合运用在校学习的知识技能,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村村响广播、移动宣传车等媒介普及防控知识,做好正面宣传。每天对垃圾池、超市、公共场所消毒,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他说,将刚学到的知识技能用到防疫中,工作更有底气了。

“我的诀窍就是死缠烂打,挨家挨户做工作。这样,我心里踏实,老百姓也放心。”荆州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工学院1914班学生、监利县福田寺镇新建村党支部副书记姚为之在新冠肺炎防疫工作中,始终坚持这一“笨”办法。

为进一步提高村民防疫意识,姚为之还录制了长达五分多钟的疫情防控宣传音频,每天在村里大喇叭播放,号召全体村民从自身做起,阻断疫情传播途径。

信息摸排、广泛宣传、设卡防控……在学校统一安排布置下,荆州职业技术学院“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170名党员学生凝聚小力量,成就大能量,170个乡村防疫根据地,170位人民健康守护人,他们吹响了乡村抗疫的号角,拉紧了乡村防疫的防线,用不分昼夜的脚步,守护乡村万家灯火。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