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下午,在荆州市中心医院远程医学会诊中心,来自该院医学检验部门的6位抗疫一线专家坐在大屏幕前,通过远程系统进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视频交流会。视频另一端是万里之外的马来西亚同仁——马来西亚槟城中央医院相关科室医务人员。
这也是荆州市中心医院首次针对新冠肺炎进行的国际远程交流。
连线马来西亚 分享医学检验抗疫经验
“在疫情期间,实验室需要特别重视气溶胶传播,我们建议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才用三级个人防护装备……”在两个小时的跨国远程连线中,荆州市中心医院医学检验部主任李承彬、基础检验室主管王长征和免疫室主任江涛,分别以“COVID-19相关实验室检测生物安全思考”“血液分析和CRP在C0VID-19中的诊疗价值”“T细胞亚群检测在COVID-19患者治疗监测中的临床应用” 为题,介绍了该院在应对疫情过程中,医学检验方面的宝贵经验和做法。这将有助于提高马来西亚同行对疾病的了解,提高检验的准确性,提升防控水平。
“如何对一线医务工作者进行防护”“如何进行有效检测”“如何使医疗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同声传译带来马来西亚医生关心的新冠病毒实验室检测和生物安全防护等问题,荆州市中心医院检验专家一一详细解答。
密集的一问一答中,一条条“荆州经验”和“荆医方案”走向海外抗疫的战场。
据悉,槟城中央医院是马来西亚规模最大的公立医院之一,也是当地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该院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共18人参与了此次连线分享。
“开展这次交流会的起因,是缘于我看到了荆州市中心医院王长征医生发表关于血液检验参数鉴别新冠肺炎分型的文章,我非常想向他进一步请教。”马来西亚槟城中央医院的纳比拉·滨蒂·阿普杜勒·哈立德医生表示。得知这一消息后,荆州市中心医院积极回应,最终实现了此次跨越国界的“云端”交流。“我们有很多实际问题都可以问,荆州市中心医院的实战经验值得借鉴,非常感谢你们分享!”
“2个小时的交流,我们能感受到马来西亚同行们迫切的心情。因为这所有问题,都是我们曾经面临的疑惑,如今,已有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李承彬表示,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希望通过将前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积累的抗疫经验与各国各地同行分享,帮助大家少走弯路,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落实“应检尽检” 让病毒无所遁形
在荆州市中心医院抗“疫”一线,由73名成员组成的检验医学科团队是防疫尖兵、也是“侦察兵”。他们站在抗疫工作的前线,与病毒近距离接触,承担着医院和全市部分医疗机构的新冠病毒及相关病原体实验室检测工作。他们处理患者血液、痰液、咽拭子、分泌物以及排泄物等标本,对患者的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冠肺炎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检验项目比普通患者复杂得多,为了确保不漏检疑似病例,检验医学部既要完成检验工作,还要保障仪器设备、人员防护、质控、感控等工作环节万无一失,确保每一份检验报告准确无误及时发出。
自医院成立了市级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检验医学部,根据临床所需,相应完善了近百项检验项目并调整发报告时间,力求检测结果精、准、快,有力支持了重症、危重症救治工作。
应对疫情,在全力帮助临床诊治患者的同时,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医务人员的安全保护。
在李承彬的组织下,科室第一时间进行了人员分工、实验室配置、生物安全培训与员工心理疏导,并整理出检测相关方案,不断完善实验室内样本接收、操作、废弃标本处理等完整的防护链。
作为全市首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定点医疗机构,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的“隐形战士”们承担着巨大的风险。
荆州市中心医院PCR实验室,这里是外来者的“禁区”。进入实验室,有严格的流程,要按三级防护要求进行——防水连体防护服、N95 口罩、护目镜、帽子、手套……这身装备穿起来就要20分钟左右,也让手足发白、眼罩勒痕、汗流浃背成了他们的“标配”。
新冠肺炎的核酸检测要经过样本登记、实验室环境准备、个人防护装备、试剂配制、核酸提取、PCR检测、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直至最后出具筛查检测报告……这些流程十分复杂,每个批次检测前后需要5至6小时。“跑赢病毒才有希望,确诊不能卡在核酸检测上。”为了更快出检测结果,加班到凌晨,对实验室技师们而言是家常便饭。他们的付出,让荆州市中心医院实验室的日检测能力达到500例。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筛查关口前移,核酸检测更成为不可或缺的“火眼金睛”。检测任务加重,医学检验部在医院统一部署下启动了“白加黑”模式。检测设备从2台扩充到4台;增加3组核酸检测人员,排了四班,24小时连轴转——“力争将检测能力扩大一倍。”李承彬说。
“‘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是疫情防控的关键,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方可迎来疫情防控的曙光。”特殊时期,这是荆州市中心医院“对话”海外毫无保留的经验分享,也是他们冲锋“疫”线身体力行的责任担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