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蜀黍,2020,等你回家!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疫情袭来,荆州公安全面启动社会治安防控一级响应勤务。肩上的使命责任和入警时的铮铮誓言,让近万名民辅警毅然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中。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他们守一道卡,护一城人;他们迎难而上,通宵达旦;他们心中有责,不言后退。在抗击疫情最前沿,处处有“警察蓝”温暖而坚定的身影。

卡口执勤、入户排查、宣传劝导、巡逻护航、紧急救援、爱心帮扶……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 打头阵、上一线,成为荆州公安民警的“热门行动”。一封封按满红手印的请战书纷纷递交,一面面鲜艳的党旗在抗疫战场高高飘扬。

“疫情不退,警察不退”“我是党员,我先上”……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用坚实的臂膀筑起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屏障。

你所谓无聊的家,正是他们想回但回不去的地方……连续两个月的艰苦战“疫”,荆州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成果来之不易,一道道触目的勒痕、一件件湿透的护服、一双双龟裂的手掌,凝结的是荆州公安民警的初心与奉献。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难时刻,立展民警情怀。为了640万荆州父老乡亲,万名公安民警发出了属于他们的640分之一的光,温暖全城,让“警察蓝”闪耀荆楚大地。

虽然隔着口罩无法看清他们的模样,但这些直抵人心的瞬间却让人难以忘怀。

是什么让他们义无反顾?是什么支撑他们冲锋在前?是什么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看完下面几名一线民警抗击疫情的故事,您或许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母亲去世 他强忍悲痛坚守“疫”线

“妈妈,您能理解我的对不对?我是一名老党员,抗击疫情,我必须带头向前冲啊……”1月30日,接过闪亮的奖章,看着母亲的遗照,马毅泣不成声。

58岁的马毅是公安县公安局斗湖堤派出所民警。疫情当前,他主动请缨投入抗疫工作。殊不知这坚守的背后,马毅84岁的母亲因肋骨骨折导致器官衰竭卧病在床近一个月,生活不能自理。同为警察的妻子邱梅也是党员,一直坚守在派出所的户籍岗。白天,马毅只好托人照顾母亲,只有等晚上忙完后再赶到医院。

正月初三的下午,连续奋战3天后,马毅准备将病重的母亲从医院接回家照料。万万没想到,还未赶到医院,他就接到医院电话,母亲因病逝世。马毅短暂沉默后,这个双鬓渐白的铁汉,低头抽泣,“妈妈,如果有来世,我还是做您的儿子,好好地孝敬您……”

1月30日,荆州市公安局派员赴公安县公安局,给马毅颁发个人三等功奖章和证书。

老民警写下16字燃情请战书

2月6日,沙市区防疫指挥部决定征用部分宾馆作为发热病人留观点,需要警力24小时值守。留观点每天接触众多不特定人员甚至高危人群,作为民警,24小时现场值守,有病毒感染风险。

派谁去?崇文街派出所所长还在犯愁时,58岁老民警沈继超递上16字“请战书”。

“娃已成人,家已安妥,隔离重地,请让我上!”

沈继超1985年从部队退役后加入公安队伍。工作中,他一如既往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关键时刻顶得上、靠得住的军人本色。

刚从前线卡口执勤归来,得知留观室需要警力值守,不善言辞的沈继超端坐桌前,铺开信纸,激情书就请战书,然后敲开所长办公室房门。

“都说关键时刻看担当。我是老党员、老民警、军转干部,就应该冲上去。”

两鬓斑白的沈继超血性上来,扯着嗓子,跟在所长身后请战,不批不回。

所长郑重地在请战书上签上:“同意!请注意安全,平安归来!”

“父子兵”共克时艰

石首市第三医院老中医院病区是专门收治发热病人的住院区,是石首市疫情重点防控地,石首市公安局笔架山派出所民警曾凯,和他的儿子——辅警曾诚卓,父子一同负责该病区的安保值守工作。

1月26日,正值正月初二一大早,曾凯便接到所长伍行权传达市局党委的命令,要他迅速带领三名民警和辅警进驻第三医院发热住院区。在挑选人时,曾凯第一个点了自己27岁的儿子曾诚卓。所长让他慎重考虑,毕竟53岁的曾凯四世同堂,家里还有照顾老母和孙子的重担。

“上阵父子兵!”曾凯诚恳地拒绝了:“我是有三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儿子在部队入党也有九年了,请党组织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再说我们父子同来同往同住,万一被感染也是在自己家里!”接到通知十分钟后,曾凯父子便义无反顾坚守在防疫重地。

发热病区最令民警感觉压力大的是病人和家属的心理。一听要被收治住院观察,不少病人和家属心理濒临崩溃,有的家属要硬闯探望,不允许便大哭大闹,悲观的情绪总是容易传染。每当这时,曾凯父子要安抚众人的情绪,耐心讲解疫情防控法律知识和宣讲特别时期纪律,努力打消人们的顾虑。一次次下来往往口干舌燥,由于穿着防护服上卫生间不方便,他们只能用水润润嘴唇。

“我是警察我坚守,疫情不退我们不退!”曾凯父子还在他们的阵地坚守着,这是初心,这是使命,更是党员民警在疫情面前的挺身而出和无畏前行。

泡面+火腿肠 民警的生日午餐

2月6日是沙市区公安分局沙隆达警务站民警李其昌27岁的生日。算上这天,已是他第三次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生日了。

战“疫”非常时期,这个生日尤为特殊。泡面、火腿肠加面包就是他的生日午餐,看起来似乎有点拮据,但这是奋战在疫情一线民警的真实写照。

李其昌很满足,他说还有很多战友在高速上、检查站执勤,连一个像样的午餐都不能按时吃上。能够在温暖的室内按时吃上这样一份午餐,他已经很满足了。

李其昌老家在福建,今年春节本打算和相恋9年,在荆州市公安局警令部指挥中心工作的未婚妻陈妍回老家结婚。不料,疫情爆发,二人当即决定取消婚礼,立即从福建驾车30小时跨越4省1200多公里,辗转千里赶回荆州,双双投入到抗疫一线。    

“等我们战胜疫情,我一定还你一个更幸福的婚礼。”

一箱奶粉的爱心接力

2月7日晚上,松滋市公安局老城派出所民警余明俊驱车赶到老城镇新华村3组,将一箱奶粉以及婴儿用品送到了熊艳的老公手里,完成了一场跨区域奶粉接力赛的最后一棒,也让一位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的年轻妈妈放下心来。

2月6日下午,陈店派出所教导员李成接宜都市松木坪镇政府求助:松滋市老城镇一位“留守”在家的4个月小宝宝即将“断粮”,家人在宜都市为她采购了奶粉和婴儿用品,急需“快递”回家,请求协助帮忙。

接到求助后,李成立即跟松木坪镇政府工作人员联系,帮助他们完成这场爱心奶粉接力赛。

据了解,这个“留守”小宝贝的妈妈熊艳是武昌中南医院的护士,新型肺炎疫情发生后,一直坚守在一线,只有把4个月大的孩子留在松滋老城农村外婆家照顾。

一箱奶粉,从宜都市松木坪镇到松滋市陈店镇到老城镇再到小宝贝的摇篮前,这是前线妈妈的牵挂,也是两市三地政府工作人员、志愿者、公安民警的爱心接力。

警医夫妻同屋“分居隔离”

“这是我的手机号码,有事随时联系。”2月15日,荆州开发区公安分局联合派出所民警黄维,冒雪巡查隔离封闭小区,提醒值守人员做好管控工作。

黄维的妻子唐蓉是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护士。疫情发生以来,她负责的病区就开始收治确诊和疑似的病例。

手套、口罩、防护服,唐蓉每天都是全副武装。为了节约医用物资,她只能少喝水,尽量不上厕所。

出于保护,她决定与丈夫吃住分开,暂时“分居”。原本可以亲密无间、相互拥抱的日子,变成同一屋檐下的“分居隔离”。

“离我远一点,免得感染了。” 为了减少感染风险,唐蓉也数不清每天要洗多少次手。短短几天,原本白嫩的一双手布满了一道道血口子,看着让人心疼。回到家后,丈夫看到妻子手上的伤口,想上前帮她擦点药,却被妻子拒之以外。

丈夫心疼得泪眼婆娑。唐蓉心头一酸,微笑着安慰道,“傻瓜,不疼,别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执勤卡点累倒,他说“别告诉我爱人”

2月20日,松滋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申晓涛和往常一样,到松滋市城区白云路交通管制点上岗执勤,这是他投入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第27天。

上午10时,连续的工作和长时间的站立让申晓涛感到有些乏力和眩晕,过度劳累导致他血糖降低,突然休克,晕倒在执勤点上。

同事冲上来一把抱起他,要将他送往医院,但他坚持不去医院。补充了糖和水分,逐渐缓过劲来。中队长杨雪峰命令他马上回家休息,并叮嘱他给妻子打个电话,申晓涛却摆摆手说:“别告诉她。”

短短四个字,是申晓涛对妻子最朴素的爱。

申晓涛的妻子李博是松滋市人民医院护士,自疫情发生以来,她在医院的新冠肺炎重症病区护理患者。

这次在执勤点晕倒,申晓涛不愿告诉李博,怕她担心。在丈夫眼里,妻子身在一线,除了高强度的工作,心理压力也很大,自己对她只报喜不报忧。

他把防护服穿成了记事本

“1901张师傅的酒精、降压药奥美沙”“1501刘姐的电池、奶粉”“2204周师傅的甲硝唑”……白色防护服上,写满了歪歪扭扭、大小不一的字,内容全是群众所需购买的物资。

穿着这件防护服的就是沙市区公安分局胜利街派出所所长代睿。“护目镜起雾视线模糊,又怕漏掉居民的需求,只好写在防护服上。手臂上写的都是急需的药品等物资,胸前和腿上写的是急需的生活用品。”

战“疫”进入胶着对垒关键时刻,荆州某小区接连有12位业主被确诊。所长代睿吹响“集结号”,第一时间成立“疫区冲锋队”,负责接管该小区疫情较为严重的楼栋,保障97户201人的日常生活。

为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代睿和队员们骑着三轮车,按照物资清单和防护服上的记录,一项项采购,平均每天要运送100余份物资。一趟趟跑、一袋袋扛,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内,早已浑身湿透,汗从防护服的袖子直往外流。

(作者:记者刘思楫 通讯员张雪)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