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县斗湖堤镇高建村,社员在三才农业开发公司吊瓜种植基地埋设水泥桩。(记者 张鸿 通讯员 王文初 摄)
4月21日,荆州市农业农村局部署加快推进吊瓜产业发展,计划2025年种植吊瓜10万亩。届时,吊瓜年产值可达10亿元,将成为该市继葡萄之后又一个10亿级种植产业。
吊瓜又名瓜蒌,既可入药,又可食用。吊瓜子炒熟后作为休闲食品,在沿海地区很受欢迎。荆州市吊瓜种植2014年以来逐渐兴起,面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种植1万多亩,全省面积最大,经济效益显著,成为精准脱贫、发展集体经济的好门路。
吊瓜种植方兴未艾
4月14日,公安县斗湖堤镇高建村大片农田上,2米多高的水泥柱密密麻麻竖着,一眼望不到头。100多位村民正在田间劳作,在水泥柱顶端把钢丝编织成网。
“这片农田有3000亩,原本种植小麦、油菜等传统农作物,公司流转过来种植吊瓜,计划栽种26万株瓜苗。”公安县三才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靳道云说。2014年,靳道云在公安县狮子口镇王家大湖农场流转150亩土地开始种吊瓜,如今公安县吊瓜种植面积8000多亩。
荆州区弥市镇双马村兵成蔬菜合作社种植的吊瓜已长出翠绿的藤,沿着水泥柱攀爬了半米多高。邓发英等7名合作社成员背着喷药机,精准喷注到吊瓜根部,防治病虫害。合作社负责人李兵成介绍,2015年他种了50亩吊瓜,如今带动农户种植600亩。
4月15日,江陵县集体经济产业园门口,摆放着一排排刚做好的水泥柱,旁边还堆放着钢丝。工作人员李忠华介绍,产业园去年种800亩吊瓜大获成功,今年要增加300亩。
江陵县资市镇青山村吊瓜田随处可见。该村党总支书记范后林介绍,2016年唐朱垸葡萄合作社带领6户贫困户试种20亩吊瓜,去年增至980亩,今年又增加300多亩。“去年种植吊瓜比养小龙虾还赚钱,所以种的人越来越多。”范后林说。
助力精准扶贫的好产业
荆州市农业农村局总经济师游涛介绍,荆江两岸土壤、气温、日照等条件适合种吊瓜,比棉花、葡萄等好种好管理,目前吊瓜子供不应求,价格高销路畅。他调研发现荆州有500多户农户、20个合作社、3家企业种植吊瓜,一年投入,五年收益,种植户、合作社、公司都尝到甜头。
靳道云种的吊瓜是从浙江省绍兴市农科院引进的。第一年,种苗、水泥柱、钢丝、土地流转费和人工管理费等加起来亩均成本6000元,亩产瓜子300斤,每斤20多元,可收回成本。第二年至第五年亩均成本2000元,亩产瓜子400斤,亩均纯收入超6000元。
公安县杨家厂镇长江村村民吴松林去年种100亩吊瓜,年产瓜子2.5万斤,产值50万元。江陵县青山村近百户村民种吊瓜,其中贫困户43户。该村一组贫困户谭党魁2018年开始种4亩吊瓜,两年纯收入5.3万元。范后林说,有经验的村民把吊瓜管护好,收完吊瓜后种一季蔬菜,连续五年亩均纯收入六七千元。
种吊瓜不仅是村民脱贫致富的门路,村集体也从中受益。因为种吊瓜第一年投入高,很多村民投不起,青山村就集中流转土地建成吊瓜基地,以每亩每年2500元出租。村民租地后,只需买瓜苗和化肥农药就可以种吊瓜。村集体从今年起每年可收入近40万元。
位于江陵县熊河镇的集体经济产业园,集中7个村产业发展资金70万元种吊瓜,去年为每个村集体带来8万元集体经济收入,今后4年还有分红。
破解瓶颈迫在眉睫
“根据行业调查,目前全国食用吊瓜子产量约3.6万吨,未来5年吊瓜子市场容量可达10万吨左右。尽管吊瓜是个好产业,但我们没有大力推广,因为它还存在瓶颈问题亟待解决。”游涛说,目前最主要的是农户清洗吊瓜子露天堆放残渣,发酵发臭诱发苍蝇蚊虫,废水直排沟渠,存在环保风险。荆州有部分吊瓜基地建了蓄污池,洗籽残渣集中发酵可成为肥料,今后将逐步推广,减少吊瓜产业对环境的影响。
荆州没有吊瓜育种能力,种苗依靠浙江、安徽等地供应。绍兴农科院年种苗供应量只有65万株,仅能种植1万亩,而且采用订单育苗模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此,荆州市农科院和长江大学已经开始研究吊瓜育种。
由于吊瓜种植第一年投资成本高,荆州大多为分散种植,没有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规模优势。“我们的吊瓜产业尚处于产业链低端,需要从种植往加工方向前进。”游涛说。“以前主要卖生吊瓜子,现在建了加工厂,炒制的‘伍蓉牌’吊瓜子每斤最高卖到70多元。”靳道云说。
三才农业公司的吊瓜子还进了良品铺子、来伊份等高端零食销售渠道。良品铺子坚果炒货采购部负责人伍锴弟介绍,2019年到三才农业考察后,发现其吊瓜子质量好,要求上游供货商从该公司采购了100吨生吊瓜子。“今年吊瓜成熟时,我们会再来考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