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实地探访 “二级响应”首日,武汉的变与不变

自5月2日零时起,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完善并相应调整防控措施。长江日报多路记者探访武汉三镇,了解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火车站、机场:旅客说来武汉出差更放心了

2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从河南来汉的刘先生到达汉口火车站出站口。他从事建材生意,常常要出差。“昨天知道湖北调整为二级响应,挺好的,我们来武汉出差更放心了。希望疫情赶紧过去,我们能来往自如,就像以前一样。”刘先生说。

中午时刻,从上海始发的一趟列车到达汉口火车站。吴先生和妻子出站打算回武汉的父母家。他们介绍,和父母团聚从春节推迟到现在,知道他们要回武汉,从昨晚就不断有朋友亲戚给他们发湖北“二级响应”消息,“作为在外定居的武汉人,又高兴又感动,武汉每天的变化,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相信我的家乡越来越好。”

汉口火车站工作人员介绍,防控措施照常,出站测温,引导客流保持间距,记者在汉口火车站出站口看到,各方工作人员依旧坚守岗位严格防控。

在和汉口火车站无缝对接的地铁站,记者看到,测温、扫码等一系列防控举措丝毫不马虎,每当一趟火车到达,就有一波客流到地铁站,除了帮助乘客扫码,现场工作人员不停提醒乘客保持距离。工作人员江曼介绍,车站防控力度不减,定时消杀、全员引导、提供免洗除菌液等工作安排依旧有序进行。

“五一”期间,天河机场客流较为平稳,机场仍然严格“内防反弹、外防输出、严防输入”不放松。

在行李提取区,到处摆放有醒目的境外来(返)汉人员自助申报的二维码标牌,此外还有境外来汉入境现场申报点,有专人值守,旅客需要登记个人详细信息。旅客出站,也要扫码和测温。如果是国内进港旅客,只用在行李提取区扫描“武汉战疫”二维码,凭“绿码”或其他省市健康码出站。如在14天内有境外旅居史,还需要扫描“战疫帮”二维码,并在申报点主动向工作人员申报。

刚刚由广州抵汉的李先生说,这次回来是探亲,趁“五一”回家看看,整个乘机过程中也有多重查验。“现在武汉的疫情防控形势在不断好转,防控也没有放松,回来还是比较放心的。”

社区:居民出门看望久别父母

2日上午9时26分,武昌区徐家棚街水岸星城社区居民周轶蕾经过体温检测和健康码验证后,驾车驶出自家小区,前往数公里外的父母家。

“今天是二级响应的第一天,现在出行更方便了,我去看看父母。”记者在该社区看到,出入口已恢复进出通道出行,出入仍需扫码和测体温,入口处4名值守人员,分别负责体温检测、人员登记等工作。

疫情防控期间,周轶蕾自己家虽然距父母家较近,但担心感染,双方一直各自在家居住,“老人是易感人群,不想让父母冒风险。”2日她终于放心和父母见面,“这几天有机会的话,还想带他们去黄陂转转。”

在水岸星城社区B区门外,水果店、便利店等超市已经开门营业。记者注意到,此前不接受进店选购的水果店,已经撤除店门隔断。当日上午,陆续有居民前来选购,但看到店内人员多时,都会自觉在门外等候。

上午10时,居民吕露也联系到了期盼已久的网络维护人员,疫情防控期间,她家里的网络一直不太稳定,影响了孩子上网课。“社区告诉我,维修师傅能进社区了,我就赶紧联系,今天就能上门来维修。”

水岸星城社区书记彭婧表示,社区一方面继续常态化管控,一方面也积极优化措施,为居民复工复产提供便利。“未来,社区工作将是防控和经济工作并行,逐步允许搬家、装修等外来人员进出小区,优化居民必要外出的管控措施,进一步保障居民日常生活。”

商场:民扫码测温后入场

5月2日,记者在数家武汉购物中心探访了解到,疫情防控举措持续不放松,市民扫码测量体温后入场,此外购物中心出入口采用进出口分离等方式,严守安全关。

5月2日上午,记者驾车去武汉群光广场,在停车场入口处需要测量体温,由停车场进入商场内部后需要扫码并继续测量体温,随后在自动消毒机前进行消毒。在负一楼商场入口处,设置有红外线体温测试仪器、自动消毒机,工作人员提醒进入市民扫码并在自动消毒机前消毒。“从商场恢复营业到现在,疫情防控举措一直不放松。”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体温测量与扫码、消毒等持续进行,出入口也进行分离,避免人员出入扎堆。

在武汉荟聚中心,记者了解到,疫情防控相关举措严格执行。进门需要扫码、红外线自动测量体温。据悉,该购物中心目前减少出入口,仅开放4个,每个出入口出入通道分离。

博物馆、美术馆:“五一”期间继续未开放

“五一”期间,武汉地区室内文博场馆和美术场馆尚未开放。

省博物馆“五一”期间继续开展线上“云博物馆”活动,观众可在手机上观看省博馆藏和湖北文物考古知识。

记者从武汉市博物馆、盘龙城遗址博物馆、武汉革命博物馆、武汉市美术馆等武汉市文博美术场馆了解到,这些场馆“五一”期间均未开放。

相关负责人说,因疫情防控需要,作为室内封闭场所的文博和美术场馆目前没有收到上级要求开放的通知。

武汉多所博物馆上线了“云游”“云观展”等系列活动。武汉博物馆推出“行走的课堂”微课系列内容。中山舰博物馆名舰“云”课堂上线,武汉革命博物馆特别策划了“云”游都府堤线上精品系列活动,江汉关博物馆借助科技手段,特别推出了3D虚拟线上展览。

各大剧院:与观众“云上见”

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将继续暂停营业。记者走访武汉市各大影院、剧院、KTV等获悉,各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尚未“重启”。其中,琴台大剧院已延期百老汇原版音乐剧《狮子王》的71场演出;琴台音乐厅已取消6月30日前的15场演出,延期1场演出;武汉剧院也已取消5月17日前的多场演出。

各大剧院将音乐会、戏剧乃至艺术家大师课都搬到了网上。琴台大剧院已推出6期“琴台云艺术”空中剧场,在网络中展映了40余部戏剧、音乐会等演出视频,并邀请艺术家走进网络直播间开讲交响组曲。琴台音乐厅自3月起,已邀请龚琳娜、王丹萍等30余位艺术家走进抖音直播间,在《我们在“艺”起,公益艺术课堂》中与乐迷交流。

据悉,武汉各大剧院还将继续以演出直播、网络课堂、空中剧场等形式,与观众“云上见”。

医院:病人就诊防护毫不松懈

上午9时,市武昌医院门诊楼入口处,一位穿着防护服、戴着N95口罩的护士正在查看就诊患者的健康绿码和测量体温。导诊台的护士仍旧是二级防护,穿着防护服,戴着面屏,逐一登记患者的就诊信息后,患者拿着写有体温、姓名和联系方式的小纸条挂号后进入诊室就诊。

心血管内科的黄县立医生穿着白大褂,戴着N95口罩、帽子和手套正在接诊病人。“从今天开始,我们的防护正式从二级防护降到了一级防护。”黄县立告诉记者,现在看诊除了戴N95口罩、手套和以前有点不同,其他都已经正常化了。“脱掉了防护服,接诊病人感觉轻松了不少。”

“3月21日我们恢复普通门诊后,就对医院进行了分区防护。”该院医务部副主任郭遂怀告诉记者,门诊导医分诊台、急诊、发热门诊和呼吸内科属于高风险区域,医护采取二级防护;其他门诊诊室属于低风险区域,逐步降为一级防护;缓冲病区仍保持二级防护,普通病区目前也降为一级防护。她表示,医院会将疫情防控常态化,继续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

记者来到武汉市第一医院四楼皮肤科普通门诊,看到坐诊医生穿着白大褂,戴着N95口罩、帽子和手套在看诊。记者发现,与其他诊室不同,皮肤科医生看诊时还戴着面屏。皮肤科门诊副主任曾宪玉解释,皮肤病面诊时需要病人摘掉口罩,近距离查看皮疹,因此才加上了面屏。在病房,除了缓冲区采取二级防护外,普通病房早已经恢复了一级防护。

市六医院急诊科病房医生林杰也是一级防护着装,记者看到他戴的是普通外科口罩。“如果在急诊科门诊坐诊,我会带上N95口罩。”

5月2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门诊大楼看到,患者经过入口处的自动体温检测后,一人一诊室有序就诊,医患之间保持着一米以上安全距离。

该院门诊办公室副主任熊蠡茗介绍:患者就医需提前在协和医院公众号预约挂号,按预约时段前来医院。医院全面实行实名制就诊,办理就诊卡时务必填写真实有效联系方式、身份证号及家庭住址,并填写“就诊承诺书”,最多限一位家属陪同看诊。

“住院患者及其陪护家属入院前需要接受‘3+3’检测。”熊蠡茗介绍,患者如需住院治疗,需接受肺部CT、新冠病毒抗体检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等3项检测,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后才能收入病区。留陪家属仅限1人,也要接受上述三项检测,简称“3+3”检测。检测正常的患者,即可进入病区接受手术和治疗。

据了解,协和医院“线上问诊”疫情防控期间持续接诊患者,提供开药和快递服务,一些慢病患者及其他非急症的专科疾病患者,更加乐意选择“云门诊”就医。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