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荆州报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落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广大青年的力量。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奋斗的青春,交给广袤的乡土。他们的激情和热情,让泥土里生长希望、山水间绽放梦想。今天,记者走基层,来到松滋市涴市镇红光村,感受这里的青春力量。
天刚破晓,松滋市涴市镇红光村村民杨威就钻进了自家的大棚里。别人家大棚里种的是蔬菜,杨威的大棚里建的却是养殖池,占地约11亩,养殖的是宽体金线蛭,也就是俗称的蚂蟥。察看了养殖池水情后,杨威马不停蹄赶往村子另一头的大棚,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
松滋市涴市镇红光村村民 杨威(宽体金线蛭是从每年4月开始产茧,然后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地方就是产床……水蛭产茧的周期是在10天左右,从产第1个茧到第3个,产第1个茧是最大的,最后一个茧是最小的,跟母鸡下蛋是一个道理。然后我手上现在拿的这个茧就是成熟的茧,这个茧现在撕开的话,就可以看到小水蛭在里面。水蛭产的一个茧大概是在40条左右,小茧一般是在20条左右)
十多位村民正在水蛭的产床里采集卵茧,采集时,不能用力挖,以免伤及茧内的胚胎。采集到的卵茧要迅速轻放到孵化盘内,进行下一步操作。这充满生命力的卵茧,就像杨威的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时间回溯到2015年,23岁的杨威在深圳从事电商行业,青春正盛的年纪,却遭遇了病痛的折磨。
松滋市涴市镇红光村村民 杨威 (2015年的时候我在深圳发烧,反复低烧,后来去医院检查,当时就显示血常规特别低,医生说要做骨髓穿刺……2015年5月31号,当时骨髓穿刺结果出来,就是血液病,后来治疗的过程,总共是一年半,花了30多万,当时是把家里的所有积蓄花光,还找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钱)
一贫如洗的杨威回乡休养,并被列入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但他没有消沉,而是积极寻找着脱贫之路。一个偶然机会,杨威了解到水蛭养殖具有很好的市场。前后考察三个月,2016年杨威开始小规模试养。在经历重重波折,攻克技术难关后,水蛭养殖效益越来越好,规模也开始扩大。
松滋市涴市镇红光村村民 杨威(我是在2018年年底流转了11亩土地。从2019年开始做基建设施。总共投入是花了32万。到2019年11月份的时候,把水蛭做成干品,总共是卖了43万)
杨威的成功实践,带动起乡亲们的养殖热情,不少年轻人上门拜师学艺,涴市镇复兴场村的曾创就是其中之一。曾创今年29岁,2018年从浙江义乌回乡开办了一家铅笔厂,当年获利。铅笔厂最红火的时候,曾创共招收了6户贫困户11人来工厂做工。但由于订单量不稳定,曾创开始考虑往其它的方向发展。
创业者 曾创(我了解了水蛭的养殖行情比较好,水蛭一年就从5月份到10月底就结束了,半年的时间,剩下的半年时间我还可以回头过来做铅笔,这样相辅相成,可以稳定一下收入)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留在家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和熟悉亲切的乡土味,令年轻人们迫不及待在乡村这张画布涂抹上新的色彩。2018年,杨威被评为松滋市脱贫光荣户。2018年村级组织换届,杨威高票当选为村委委员,负责村综治维稳工作,并协助村级精准扶贫信息录入。杨威希望,在壮大自己产业的同时,更要为家乡建设发一份光、出一份力。
(记者 李耀、胡威虎、卢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