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锁定CCTV-10!央视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聚焦洪湖!

最古之史 实为方志
源远流长的地方志
是一座城市最丰富的文化财富
今晚
央视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
将播出湖北卷 洪湖篇

感受洪湖深厚的文化底蕴

CCTV-10

2020.6.21 23:06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湖北卷 洪湖篇



▲洪湖篇  预告片


洪湖,中国第七大淡水湖。



洪湖一带,水网纵横。得益于水路运输的发展,新堤“帆樯云拥,商业繁盛,百货转运,远通湘蜀”,成为长江中下游举足轻重的交通枢纽与商贸重镇。



洪湖水,浪打浪


早在1927年,以贺龙、周逸群、段德昌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创建了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1931年,当特大洪灾来袭时,洪湖苏区军民一边进行“反围剿”斗争,一边齐心协力开始抗灾。洪湖之畔,红军和百姓,万众一心,抢修堤防、重建家园的场景,让当时作为国际救灾机构成员的新西兰人路易·艾黎深受触动。



心潮澎湃的路易·艾黎,写下了《同洪水搏斗的人们》等文章,把 “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战胜每一个困难”的“一种为普通洪湖人民掌握的精神”誉为“洪湖精神”。



革命胜利以后,更多的人认识到了洪湖精神的宝贵价值。20世纪50年代初,湖北省实验歌剧团的成员们赴湖北采风,后来,创作出《洪湖水,浪打浪》,成为歌剧《洪湖赤卫队》的主旋律。



1961年,电影《洪湖赤卫队》红遍了大江南北,《洪湖水,浪打浪》唱响了全国,成为永恒的经典。



荆州花鼓戏:节奏明快,唱腔多变


荆州花鼓戏,是一种流传在江汉平原腹地的戏曲形式,节奏明快,唱腔多变。



1985年,洪湖市花鼓剧团成立以后,剧团的演员们承袭了花鼓戏扎根于泥土的质朴,常年坚持下乡演出。



荆州花鼓戏结合了江汉平原上的渔鼓、采莲船等多种文艺形式。



2019年,大型荆州花鼓戏《洪湖赤卫队》参加第三届湖北省荆州花鼓戏艺术节,收获了无数观众的赞誉,并成为洪湖市红色旅游项目中的经典之作。



御膳藕丸 唇齿留香


“吃鱼不见鱼,吃藕不见藕”,是洪湖一带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菜品制作技巧。厨师邹志平撰写的《中国莲藕菜》一书中,收录了80多种莲藕菜品的烹饪方法。



洪湖御膳藕丸传说曾受到乾隆皇帝的嘉奖,虽然无需加入任何肉类,口感却依然绵软鲜香。上百年来,这种藕丸一直深受洪湖百姓的喜爱。



清汤藕线的制作,是将藕浆沉淀出藕粉,加入鱼蓉、盐、葱、姜等材料搅拌上劲,装入裱花袋中,缓缓裱入热水中,慢慢煨熟。



东岸划龙舟,西岸划凤舟


荆楚之地崇尚凤鸟。据记载,每当端午,内荆河“东岸划龙舟,西岸划凤舟”,千帆竞渡,尤为壮观。



1988年,乘风村的村民们按照传统的尺寸和纹饰,集资打造了一条凤舟,并专门修建了“栖凤阁”,保护凤舟。这条凤舟船身描绘的凤羽装饰,形态优雅,色彩艳丽,船行速度极快。



1991年,乘风村凤舟参加“洪湖市荷花节”,夺得金杯;2009年春节,这条凤舟的凤头、旗杆和凤尾,又受邀到澳门参展。凤舟的照片出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项目的图册中。



洪湖贝雕光泽丰润,细腻晶莹


1973年,由洪湖市贝雕厂设计的《白孔雀》作为礼品被带到联合国,挂进了美国纽约的联合国大厦,被誉为“东方的独特画种”。张联培正是《白孔雀》的设计者。



在贝雕艺人们的手中,洪湖淡水贝雕光泽丰润,细腻晶莹,这些作品勾勒出荷、雁、芦、鱼、蛙等湿地自然景物,栩栩如生,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



2013年,洪湖淡水贝雕被列入湖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湖北嘉鱼长江公路大桥正式通车,洪湖至赤壁长江公路大桥也开始架设钢梁。



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洪湖赤卫队》中韩英、刘闯的理想,正在洪湖人建设家乡的坚定步伐中,一步步变为现实。当代的洪湖,在绝美的生态景观映衬下,通江达海,气象万千。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

今天的影像

明天的历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