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沙市区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关键一招,突出“准实”二字,依托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注重因村制宜、因户择业、因人施策,走出了一条城郊型乡村“小精特”产业扶贫的新路。
沙市区观音垱镇同洲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虾稻连作基地
强化规划引领,夯实产业扶贫基础
沙市区坚持政府引导,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立足该区农村近郊靠城、依江傍湖优势,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推动扶贫产业发展。
该区制定《沙市区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2年)》,将全区特色农业划分为长湖沿线“农文康旅”结合体验带(将泗场、坮林、三洲、习口等贫困村纳入乡村一日游精品线路之中)、318国道沿线“现代农业和休闲农业”示范带(带动铁剅、何桥、皇陵等贫困村发展稻虾综合种养、有机蔬菜等现代示范农业)以及莲花渠以南“田园综合体和文旅结合”体验带(带动张场、白渎、定向、沙口等贫困村发展采摘消费等休闲体验农业),通过“三带促脱贫”,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沙市区岑河镇的晚稻成熟了
强化政策扶持,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该区出台《沙市区产业扶贫奖励补助办法》、《沙市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通过产业政策扶持和扶贫项目引导,推动全区围绕城郊蔬果和虾稻种养两个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沙市区全区累计投入2530万元用于56个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发放各类产业奖补资金2251万元。设立1000万元贷款风险基金,撬动金融机构“开闸放水”,解决了480户贫困群众产业发展资金难题。
目前,全区12个贫困村中,长湖及各支渠沿线的泗场、坮林、三洲、习口、何桥、铁剅、白渎、定向、张场等9个村发展稻虾(莲虾)综合种养,总面积近8万亩,亩均收益超过3000元。318国道、上海大道沿线的皇陵、沙口、定向、张场等4个村发展果蔬面积近1万亩,亩均收益超过4000元。全区贫困户通过自主发展、合作社帮带、项目收益分红直接和间接参与特色主导产业超过900户。
沙市区贫困户养殖小龙虾喜获丰收
强化改革驱动,持续推动群众增收
沙市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土地变股权、农户当股东、收益有分红”模式,因地制宜鼓励土地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持续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截至目前,全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近22万亩,流转率达72%,其中,流转贫困户土地2251亩,直接带动贫困户279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