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清晨,清江上游马者村沙子坝滑坡垮塌,致清江干流河道形成堰塞湖,水位急速上升,有溃坝危险。此处距离恩施州城30公里。当地政府迅速发布预警信息,恩施州城全面启动应急响应。记者赶往一线探访。
滑坡点转移群众8397人
在恩施城区往屯渝线路口,已实行交通管制,要求通行车辆绕行。途径屯堡集镇,街道空空荡荡,人员已疏散。记者听到“村村通”大喇叭反复提醒:“车坝、马者、杨家山、新街、居委会、花枝山、鸭松溪海拔500米以下的居民,迅速转移到500米以上的安全位置。”
10时,记者现场发现,滑坡处及其影响区域已拉设警戒线、设置警示牌,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严禁行人、车辆进入。在滑坡范围内的屯渝公路路面,有多处裂缝,长度700多米。公路边的房屋院坝、墙体上,也出现1厘米至2厘米的裂缝。
“6月8日入梅以来,恩施市累计降雨量达到907毫米,较历史同期多1.56倍,是自1951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值。”恩施市市长苏勇介绍,由于连续强降雨,诱发马者村沙子坝地质变形,出现滑坡泥石流。7月21日5时30分左右,大量泥土滑入清江,阻塞清江,形成堰塞湖。
7月17日16时许,屯堡乡地质灾害监测员在巡查地质灾害点时,发现地表裂缝,并及时上报滑坡险情。该市组织公安干警、消防应急、乡村干部、“尖刀班”300余人,进村入户,转移群众。截至21日15时,共转移群众1963户8397人。
成功的地灾预警预测
17日,滑坡处于蠕变阶段,变形区位于屯渝公路以下,以地面、房屋裂缝为主。
18日,变形加剧,范围有所扩大,以地面下沉、房屋开裂为主,屯渝公路出现裂缝。
19日,滑坡倒塌房屋5栋,变形范围扩展至屯渝公路上方,西侧约30万立方米滑移到冲沟内,部分呈泥石流流入清江。
20日,变形范围继续扩大,西侧约250万立方米滑入冲沟。
21日5点30分左右,西侧沟内滑体在地表水作用下再滑入清江,截止6时左右,入江体积约150万立方米,淤塞河道,形成堰塞湖。10点15分漫堤溃流,随着水流冲刷水位缓慢降低。
“上午,通过技术组调查,滑坡变形范围和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面积总共约1.76平方公里。”湖北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队长助理、高级工程师付强说,滑坡平面形态呈“舌”形,纵向长1200-1500米,横向宽320-580米;滑坡体积约1000万立方米,为特大型土质滑坡。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测,由于监测发现报告及时,先期处置得当,群众撤离转移迅速,未发生人员伤亡。”自然资源部驻湖北地质灾害专家组组长、教授级高工潘伟认为。“此处曾发生过多次局部坍滑,本次是由于持续强降雨导致滑坡体饱水失稳滑移,并在西侧冲沟地表水进一步作用下滑入清江,属于典型的自然因素诱发的滑坡。”他建议,结合气象变化情况,加强专业监测预警,继续做好滑坡巡查排查。
恩施城区秩序井然
“请城区居民不要恐慌,在保持警惕的前提下,正常生产生活,服从所在社区防汛安排。”堰塞湖形成后,恩施迅速启动“堰塞湖—上游水库—下游大龙潭水库、城区”的“联调联控”调度机制。采取“上冲、下泄、及时预警”的措施,10时15分开始,云龙河水库加大下泄流量,会同清江上游来水冲开滑坡体堆积的堰塞湖顶,形成一个洪水下泄通道,缓解了堰塞湖可能瞬间溃坝的危险。
“目前城区清江水位407.41米,低于警戒水位5.92米。”7月21日17时,恩施州水利湖泊局总工程师李昌雄说,“根据险情分析,防汛抗旱指挥部迅速发出指令,上游大龙潭水库启动泄洪。截至11时30分,已预留2650万立方米库容。即使堰塞湖所有流量瞬间倾泻,也不会超过600万立方米,完全能够容纳。”
记者在恩施城区走访看到,清江干流水位下降明显,半个护坡已露出水面,前几天滞水较深的舞阳坝官坡、机场路、土桥坝等都未现积水。
目前,恩施社区尖刀班和各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已下沉社区,以党小组为单位,划定责任分区,包保楼栋街面,提前做好各项应急物资准备。
由于大龙潭水库是恩施州城唯一水源地,水库加大下泄流量预留库容,导致城区二、三水厂水压不足。恩施市自来水公司已提醒居民储水备水。
7月21日下午,记者看到,恩施州城车水马龙,中考如期正常进行,商场、超市、餐馆秩序井然,恢复如常。
请输入验证码